許詠翔觀點:賴清德要當「多數總統」唯一解是藍白合?

2023-11-12 06:20

? 人氣

國民黨有反對民主政治的DNA

民進黨中央執政後,部分「鞏固領導中心派」轉而挺新的領導中心──也就是民進黨政權,而他們過去力挺的國民黨現在變成口中「必須壓制的少數亂源」(這些人就是你現在看到的玻璃心小粉綠);少部分人認為新的領導中心應該是以前的敵人北京、現在的敵人是想要壓制中國人重返光榮的美國(也就是說,這票人完全接受了毛澤東「超英趕美」的論述),他們就是目前台灣極少數但有著不成比率聲量的「被統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至於不是相信民進黨、而是相信民主制度可以讓台灣變好的「民主派」,一直認為要建立挺台兩政黨輪政的政治架構(在這些人的心目中,認同中國和不反對專制的國民黨沒資格當「另一個黨」),而柯文哲就成為這些人「可以選擇」的對象。這就是柯文哲拿到的那一群「反對中國統治台灣」的選民,而他們當然會被民調呈現為「認同政黨輪替」那6成的其中一部分。

20230924-柯文哲競選辦公室主任周榆修24日出席「租客聯盟」成立記者會。(柯承惠攝)
周榆修是柯營殘存的民進黨人代表。(資料照,柯承惠攝)

我要強調我並沒有要把事情廉價地分成「相信民主制度的是好人、相信專制比較好的是壞蛋」,但國民黨支持者──尤其是越深色越是如此,確實是認為「鞏固領導中心」重要於建立民主制度,甚至受到蔣氏政權洗腦,相信「民主制度是西方帝國主義想要弱化中國的陰謀」的人也不在少數。這也是他們可以很快地接受「因為共產黨在中國行專制,沒有刁民拖住政府腳步,中國才會在改革開放後進步的那麼快」這種說法的原因。

順帶一提,民進黨執政後也開始有自己的「鞏固領導中心派」,所以你現在常常可以看到把反對者說成刁民的「小粉綠」,不是民進黨支持者在執政後產生質變,而是「鞏固領導中心派」一向挺的都是權力者──誰有權力就挺誰。

民主派就是那1成計畫投柯文哲的淺綠

我們重新來盤點一下,台灣開始真正民主化之後,國民黨得到社會主流「鞏固領導中心派」的支持,而主張國家必須持續民主改革、建立制衡制度的「民主派」則多數支持民進黨。後來民進黨開始執政,取得了部分「鞏固領導中心派」,而反對鞏固領導中心的選民,有一部分跑到柯營去。而這部分的選民,是國民黨原來就拿不到的。

現在比較有趣的是,如果藍白在總統大選不管用柯侯配、侯柯配哪個形式真的合成了,這些民主派能接受「我的選票讓傾向極權制度的國民黨當選」這件事嗎?這些被媒體、政論者貼上「淺綠」標籤的民主派,會不會回歸投給民進黨,畢竟民進黨的民主血統還是比國民黨強一些──儘管因為執政已經削弱不少。

20181005-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召開 「體檢柯文哲市政記者會」。(盧逸峰攝)
2018年姚文智參選台北市長,開啟了民進黨的黑柯時代。(資料照,盧逸峰攝)

民進黨和賴清德總部、甚至賴清德自己從5月開始對於柯文哲的砲火就沒停過,但成果總是不彰,就算柯文哲民調下降也是侯友宜得利,這是因為綠營現在這套對柯文哲進行人格謀殺的「黑柯打法」,早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使用並且收到成果了──該脫柯回歸的早就回歸了。至於剩下沒回歸的,怎麼可能同樣的方式多用幾次就忽然見效了。

藍白合是賴清德在總統大選拿到絕對多數選票的唯一解

綠營現在要有效打柯文哲,其實就是要把柯文哲和國民黨綁在一起──最好是柯文哲自願,換句話說,看起來藍白合還真是賴清德在總統大選拿到絕對多數選票的唯一解。事實上這一點柯文哲的支持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你可以從柯文哲的造勢場合不斷看到他的支持者表達對「藍白合」的憂心,這種憂心和藍營對藍白合變藍白拖之後,負氣說乾脆不要合是不一樣的。

柯文哲自己也很清楚,一開始就說民眾黨和國民黨「DNA不一樣」,就是知道和國民黨合作,恐怕會趕走為了「新政治」而支持他的那些選民。甚至有不少的柯粉認為,2018年台北市長三咖督模式是柯文哲唯一的勝選方式,和國民黨合作回歸藍綠對決只是被國民黨拖累而已。

現在看起來藍白合成功的希望渺茫,藍綠支持者「拿回屬於我們的選票」的希望可能都要破滅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