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亞觀點:中國資本流動情況及影響

2023-11-10 07:00

? 人氣

更多美元拋售無法抵消利差影響

雖然基本面因素導致中國資本外流、對人民幣的支撐作用減弱,但市場反應還沒有完全達到恐慌性拋售的程度。然而,不利的收益率差距以及投資者對中國相關資產的情緒低迷帶來的壓力正在加劇。美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從2022年12月的104個基點大幅擴大,截至2023年10月第一個星期已超過200個基點,對掉期率及外匯和利率的預期產生顯著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在岸市場外幣兌換人民幣增加,但很難證明是否是市場驅動的。相較之下,在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香港,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人民幣淨兌換其他貨幣的金額大量增加,這與人民幣快速貶值的壓力相關。2023年二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情況有所緩解,但不足以阻止貶值。另一個主要人民幣市場――台灣也出現人民幣存款資金持續外流。

政策目前更傾向於引導預期 非直接干預

儘管中國對於人民幣匯率變動更加寬容,但我們不能低估中國政府平穩匯率波動和保護金融穩定性的決心和作用。中國政策制定者過去的策略是使用外匯儲備進行明顯的外匯干預,但現在更傾向於採取逆週期措施和公開喊話來引導預期。

政府干預的作用比較難以衡量,但市場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從市場預期和實際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相差較多可以看出,可能是引入了逆週期因子的影響。這一差距已經達到有史以來的最大水平,表明中國央行可能會隨時採取措施遏制「過度波動」。央行也可以通過窗口指導間接做到這一點,例如指示商業銀行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特別是在中國積累了大量外幣存款的情況下。

總體而言,中國的淨資本流動和外匯結算表明人民幣將繼續走弱。這是因為貿易順差將會下降,而且沒有跡象表明金融帳戶將出現強勁的資金流入。中國人民銀行已發出信號,表示將遏止匯率大幅波動,因此,如果資本流動繼續給匯率帶來壓力,市場需要做好出現突然干預的準備。除非中國與美國的收益率差距出現較大變化,或是投資者重振對中國資產的信心,否則人民幣仍會持續面臨市場力量和資本流動帶來的短期壓力。

*本文作者為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蓋爾智庫高級研究員。本文選自167期台灣銀行家雜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