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珍專欄:聯合政府,當然不是柯文哲說了算!

2023-11-03 06:20

? 人氣

藍白不合,民進黨勝選機率大,則「聯合政府」就是空談。左起: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顏麟宇攝)

藍白不合,民進黨勝選機率大,則「聯合政府」就是空談。左起: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顏麟宇攝)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宣示以「聯合政府,團結台灣」,啓動大選環台活動,並以「引進內閣制」做為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言詞愷切,頗為激動人心,不過,就政治現實而言,聯合政府,柯文哲說了不算;當然,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說了也算不了;以目前藍白「脆弱不合」的態勢,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領先趨勢不變,當選機率最高,但在六成以上民眾企盼政黨輪替,立委選舉三黨不過半的機率不低,所謂「聯合政府」,八成要問問最可能當選的賴清德買不買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藍白不勝選,聯合政府要問賴清德買不買單?

柯文哲盤算「聯合政府」已久,既符合民眾黨小黨槓桿的最大利益,也符合三過半的選局形勢,算盤初打時,他的聯合目標,不只是國民黨(藍白合),因此他曾經聲言,並不贊成以「下架民進黨」為競選目標,這當然引起國民黨的疑慮,藍白拖磨半年多,民眾黨又解釋聯合內閣當選是以國民黨為主導,這個結論一點也不複雜,因為不論怎麼選,柯文哲畫出「三足鼎立」的國會政黨版圖,民眾黨還是最小的一足,在不計總統大選結果的情況下,這一只「小足」能發揮多大影響力,還得看兩大黨最終選舉結果,包括總統和立委。

柯文哲抱怨國民黨想的都是誰正誰副,他若不是太天真,就是對各國憲體的研究尚未消化完畢,首先,所謂聯合政府只能通過政治談判而來,而談判不可能切割總統,只談國會,道理很簡單,總統敗選,藍白的聯合政府就是廢話,屆時,談判的對象是民進黨、是賴清德,藍白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力拚立委藍白過半,勝選總統若不信邪,還是要靠不過半的席次提名自己人組閣,藍白還得有共識倒閣,一路倒到民進黨認帳,民進黨當然可以不認帳,大可依照憲法解散國會,重新改選立委,一路選到民進黨過半,換言之,柯文哲想像中沒有藍白總統的所謂「聯合政府」,最大可能是讓政局繼續動盪一年半載。

從這個角度看,藍白政黨協商取得「立委席次最大化」的共識,不是虛言,而是兩黨必須努力達成的目標,然而,就算目標達到了,問題還是會回到總統誰屬?國民黨的焦慮在於藍白不合,可能讓立委席次因險敗而萎縮,前立委郭正亮即警示,「可能讓國民黨立委席次多掉十席」,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論點擺在民眾黨同樣適用,「藍白不合,可能讓民眾黨連十席立委都備感艱苦。」

守土有責,藍白不合立委也不能躺平等輸

沉浸在民調居勝(老二)光環裡的柯文哲,可能沒有意識到,藍白合的區隔投票,很大機率是不分區投民眾黨,而區域投國民黨,畢竟民眾黨區域立委提名席次極其有限,藍白合一旦破局,對國民黨支持者而言,為什麼政黨票要分給民眾黨?回流讓國民黨成為國會最大黨,或足夠大到讓槓桿小黨與之合作,才是確保「國民黨擁有內閣主導權」的基礎,否則總統敗選,在野政黨不能國會過半,所有制衡的想像都將落空。

20231101-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1日參拜蘆洲湧蓮寺。(鍾秉哲攝)
藍白不合,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當選機率高,即使三黨不過半,聯合政府不是廢話,就是要問賴清德買不買單。(鍾秉哲攝)

區域立委守土有責,自己的選戰得靠自己打贏,沒有柯文哲站台,難道就要躺平等輸嗎?舉例而言,台北文山區國民黨老將賴士葆,固然希望藍白合,就算不合,又豈會將江山拱手讓人?民眾黨張其祿的挑戰,儘管憑添選局變數,又豈會將連任的底氣,寄希望於民眾黨的退讓?而民眾黨已提名的區域立委,又何嘗讓的出來?是讓立委的得總統?讓是讓總統的得立委?

更重要的,政黨合作是一次性的談判?還是重複賽局?藍白談合與國親合大不相同,兩個政黨理念未盡契合,國民黨的重返執政,民眾黨要力求壯大,一次合作並非長久的婚書,四年後一切推倒重來,此刻國民黨「顧全大局」,讓柯為正,副手還任他挑(柯正侯副情況一樣),果若贏得政權,四年後的總統大選,還有國民黨叫板的空間嗎?同樣的,侯正柯副,若能勝選,四年後的總統大選,侯、柯是否還要再談判一次?由是觀之,藍白合,即使不是為政治利害的一次性苟合,但重複賽局的緊張關係,絕對不會因為合成而緩解,反而是細密複雜且高難度磨合的開始

當侯友宜的院長易,當柯文哲的院長難

最後,藍白對聯合政府、內閣制有相當共識,基於半吊子憲法增修條文,讓政府體制在總統制和雙首長制擺盪的空間極大,很大程度靠人治─權力者的自我節制,舉例而言,民進黨總統從陳水扁到蔡英文,毫不避諱把手伸政府運作;國民黨總統馬英九一度以「全民總統」自居,不兼國民黨主席,但行政、立法院兩院步調不一,最終是兼了黨主席,但勉強算是對閣揆指手畫腳程度最低的,甚至還吃了閣揆的閉門羹(二0一六年敗選,毛治國堅辭閣揆,拒不見馬),他的自我節制却被視為「無能」。

就談自我節制,侯友宜和柯文哲誰的權力自我約制力強?權力者的政治性格,很大程度決定政府運轉,僅僅是「多言」一項,侯友宜不是多話的人,即使當選,在國民黨裡都算是「弱勢(總統)」,選後組閣,黨的發言權勢必超過他;柯文哲却是壓都壓不住的金句王,選舉少了他,連新聞都不知怎麼發,當侯友宜的行政院長容易,當柯文哲的行政院長,不要說一日一句,每周一句,都能讓閣揆嗆得慌,從這個角度看,柯文哲當總統不如當閣揆,還能每天出一道題讓民眾選後繼續思考。

但對喜歡熱鬧的選民而言,投票的感性抉擇總能超越理性思考,政府運作穩妥與否,未必是選民投票行為的依據,這是民主眾聲喧嘩難免要付出的代價。台灣民主三十年,還走在不斷實驗的路上,藍白合,是一場驚險刺激的實驗,藍白不合,民進黨繼續執政,依舊是實驗,只是乏味多了。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夏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