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的警鐘已經敲響,地球暖化成衣也有:《穿過了》選摘(1)

2023-10-22 05:10

? 人氣

現代成衣業的產值或許可觀,但所生產的衣服並沒那麼有價值。2000年至2014年間,全球衣物產量呈現翻倍成長。這不無可能,因為衣服幾乎已經完全變成穿過即丟的消耗品。這近15年內,消費者的購衣量比過去平均多出六成,但每件衣物留存的時間只有從前的一半。到了2017年,平均每秒鐘就有滿滿一輛垃圾車的衣物(5千7百87磅,相當於2.625噸)被焚銷或運往掩埋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快時尚的警鐘已經敲響,大家開始注意到它帶來的惡果:化學毒劑的污染及勞力剝削。但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眼前最新的問題是該產業的規模。自從工業化以來,紡織及成衣生產的勞工始終暴露在危險之中,史上四起死傷最慘重的成衣工廠事故中,有三起發生在2010年代。幾百年來,紡織業不斷破壞環境,時至今日,該產業產生的工業廢水占全球總量的5分之1,碳排放量亦貢獻1成。

上世紀90年代,「快時尚」一詞在短短10年內流傳開來,但它並非無中生有,也不是近30年才出現的問題,而是某個好幾世紀以來的沈痾最新的徵兆。我希望刨挖出問題的根源,探索現代服裝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20231013-《穿過了》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穿過了》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索菲.譚豪瑟 (Sofi Thanhauser),任教於普拉特藝術學院寫作系,曾獲傅爾布萊特計畫、麥克道威爾藝術村、優克羅斯基金會等獎助,作品散見於Vox、Essay Daily、The Establishment等網路媒體及其他刊物。本文選自作者新作《穿過了:從人類服裝史發掘全球製衣體系背後的祕辛》(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