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亞危機是軍方別有目的 緬甸藝術家用鏡頭傳遞民族多元價值

2018-09-22 12:00

? 人氣

亞當計畫:緬甸攝影師宗希(風傳媒製圖)

亞當計畫:緬甸攝影師宗希(風傳媒製圖)

2017年8月,緬甸若開邦爆發羅興亞危機,至今已迫使超過70萬人逃離家園,原本主修電腦科學的緬甸女孩宗希,選擇透過藝術創作,試著讓緬甸人看見民族多元的樣貌,而談到全球關注的羅興亞人問題,宗希直言,儘管軍政府同意成立民選政府,但軍方仍掌握大權,暗示有心人士藉由衝突不斷,讓當地人民無暇顧及自身利益,2013年建成的中緬油氣管線就是一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探視颱風災民而踏入藝術圈

來自緬甸舊都仰光的宗希(Zoncy)給人開朗活潑的印象,她這次來台灣參加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的「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簡稱亞當計畫,ADAM)活動。原本在仰光資訊大學(University of Computer Studies)主修電腦科學,怎麼會踏入藝術領域?宗希用輕柔的語氣回憶說道,2008年大學畢業的她面臨工作難找的情況,而在一次風災後,她前往受創的某個村落探視災民,因緣際會下得到攝影記者的工作,開啟了她保存緬甸少數族群文化及歷史的路。

「緬甸人怎麼看待生活?對年紀40歲以上的人而言,生活充滿戰亂衝突」,提到全球關注的羅興亞危機,宗希娓娓道來衝突背後複雜的種族問題。她表示,少數民族受壓迫的情形已有很長的歷史,因為若開邦的主要民族「若開族」(Rakhine people)以前很有錢,羅興亞人則是他們的僕人,不過若開邦之後逐漸變得貧窮,若開族心中卻仍認為羅興亞人地位低下,無法接受兩個族群生活在同一個空間裡平起平坐。

飽受緬甸政府、軍方迫害的羅興亞人(AP)
飽受緬甸政府、軍方迫害的羅興亞人(AP)

2012年5月28日傍晚三名羅興亞男子人搶劫、姦殺一名若開族女性,引爆大規模衝突。當地媒體以斗大的標題「三名孟加拉穆斯林性侵一名若開女佛教徒」持續煽動族群仇恨。6月3日一群若開邦佛教徒民眾以兇手在車上為由,攻擊一台載滿羅興亞人的公車,導致10名羅興亞人的死亡,隨後引發羅興亞人的報復行動。雙方開始一連串的互相攻擊,若開邦政府開始在當地部屬軍隊試圖控制騷亂,依然接二連三發生衝突,最終暴動雖然獲得控制,但仍有29人傷亡,估計約有3萬人因此流離失所。

民族問題要一層一層檢視

對於緬甸不給予羅興亞人公民身分,宗希解釋,緬甸曾想給予羅興亞人公民身分,但當時羅興亞人同時要求緬甸政府,承認他們是若開邦的少數民族,此舉遭到若開邦其他民族反對,導致羅興亞人至今仍無緬甸公民資格。至於緬甸視羅興亞人為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宗希也委婉表示,歷史上羅興亞人有多次遷移,很難明確定義他們來自哪裡。

位於孟加拉難民營的羅興亞兒童。(美聯社)
位於孟加拉難民營的羅興亞兒童。(美聯社)

宗希強調,緬甸境內的種族衝突必須一層一層的剝開檢視,無法簡單的看待整個事件,像是羅興亞危機,她提到歷史上的尊卑關係外,當地民眾因為當時的性侵事件,憂心會失去自己的宗教信仰,加上羅興亞人一直處於弱勢,自然獲得國際非政府組織(NGO)的大量援助,種種原因讓其他民族怒火中燒,「時間會說明一切,主要就是人心和民族間的關係」。

位於孟加拉難民營的羅興亞兒童在盪鞦韆前玩樂。(美聯社)
位於孟加拉難民營的羅興亞兒童在盪鞦韆前玩樂。(美聯社)

教育貧乏讓民眾欠缺思考能力

「緬甸什麼都很缺乏」,宗希直言,「我們的教育系統也很貧乏,從來不教導人民要有創造性思維」,使得民眾容易被煽動,當上緬甸實質領導人、現任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也被操控」,她表示,2015年產生民選政府,結束軍政府半世紀統治時期,「但軍方還是掌握實權,內政、國防、境管三個主要部會的首長都由軍方出任」。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美聯社)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美聯社)

宗希暗示,羅興亞危機正是緬甸軍方另有企圖,「當人民都把注意力放在族群對立上面,就會忽略掉其他關係到自身權益的事情」,並以中緬油氣管線為例,該原油和天然氣管線連接中國西南地區和緬甸,出發點正是爆發羅興亞危機的若開邦的主要大鎮皎漂(Kyaukpyu),此計畫2004年開始談判,隔年中國石油公司就簽下向緬甸購買天然氣的30年合約。

衝突造成原因背後另有目的

2008年,中國與緬甸同意開始興建原油和天然氣管線,兩條管線造價分別是15億美元和10億4000萬美元,其中原油管線2013年完工,同年便開始輸送原油,天然氣管線則在2014年完工,但直至2017年4月才正式開始運作,不過在興建油氣管線時,當時執政的緬甸軍政府強制拆遷、鎮壓抗議人士,留下迫害人權紀錄,因此今日羅興亞危機爆發,甚至其他民族衝突,背後似乎都有別的原因。

2017年緬甸若開邦北部衝突滿一周年,孟加拉難民營中的羅興亞婦女抗議緬甸政府暴行。(美聯社)
2017年緬甸若開邦北部衝突滿一周年,孟加拉難民營中的羅興亞婦女抗議緬甸政府暴行。(美聯社)

身為藝術人士,宗希用鏡頭記下緬甸境內不同民族的樣貌,讓緬甸大眾理解民族多元的意義,「2012年某次募款活動上,展示出孩子在叢林中睡午覺的照片,相當撼動人心」,而她也強調,外界認為羅興亞危機是佛教徒迫害穆斯林,「但有不少佛教徒是好人」,其中說孟加拉語的佛教族群「馬拉馬基族」(Maramagyi)也是受害者。她也指出,在若開族與羅興亞人的衝突中,也有許多少數民族受害卻被忽略,馬拉馬基族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姆盧族(Mro)、丹奈族(Daignets)及一些當地的印度教徒。

盡其所能讓大眾認識民族多元

當被問及有說法稱,由於歷史上羅興亞人屠殺緬甸佛教徒,所以今日是得到報應,宗希則說:「我聽過很多種說法,但緬甸的種族衝突要一層一層地去看見背後景象......馬拉馬基人也遭受迫害,因為他們是說孟加拉語,且外表看起像是羅興亞穆斯林,但羅興亞人也沒對他們伸出援手,因為他們是佛教徒,羅興亞人擔心自己被殺害。」

聯合國統計,截至2018年6月中共有1萬1432名新增的羅興亞難民逃往孟加拉,這些難民描述緬甸軍在他們的家園燒殺擄掠的行為,顯見當地狀況根本沒有改善。(美聯社)
聯合國統計,截至2018年6月中共有1萬1432名新增的羅興亞難民逃往孟加拉,這些難民描述緬甸軍在他們的家園燒殺擄掠的行為,顯見當地狀況根本沒有改善。(美聯社)

由於緬甸部分少數民族擁有武裝組織,甚至推行分離主義運動,這樣頻繁接觸少數民族,豈不是觸碰緬甸政府的敏感神經?宗希回應,緬甸專責文化事務的宗教文化部,只在意藝術作品是否宣揚「國族主義」,「那就是政令宣傳,根本不在乎藝術創作」,而她也曾被緬甸警方盯上,「當政府官員直接告知要出席活動時,代表自己已被列入名單,一輩子都會被注意」。

宗希還說,有次去緬甸北部拜訪一支少數民族,結果接到警方來電「關切」,詢問他們一行人的行蹤,「而且根據法律規定,接觸禁止接觸的民族,會要吃上30年牢飯」。只是被警方盯上,怎麼還敢繼續以少數民族為創作題材?「老實說,我很害怕被警察抓,有次參加完活動,我用外套遮住身上穿的活動上衣,但我還是會盡我所能,去傳遞我的理念:讓大眾認識民族多元」,宗希語氣肯定、表情堅毅的說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嘉瑀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