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安觀點:沒有中華民國的外交,空喊團結人民無感

2018-08-25 07:00

? 人氣

作者呼籲,蔡總統必須理性面對、務實解決,若任由對外關係不斷惡化僵持下去,這才是台灣最可怕的「無感」。(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呼籲,蔡總統必須理性面對、務實解決,若任由對外關係不斷惡化僵持下去,這才是台灣最可怕的「無感」。(資料照,顏麟宇攝)

總統蔡英文8月12日至20日展開「同慶之旅」,出訪友邦巴拉圭和貝里斯,共計9天8夜,此行去程過境美國洛杉磯,回程過境休士頓的過境外交,20日晚間提早在11時返抵國門隨即發表談話。蔡總統說:「走出去的路上即使受到打壓,也會以實際行動告訴國際社會,台灣不會因為壓力而屈服,打壓只會讓台灣更堅定、更團結,讓我們走出去的決心更堅定。」隔(21)日,隨即薩爾瓦多宣布斷交回應,豈不是打臉蔡政府的外交政策失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華民國和薩爾瓦多斷交後,8月22日總統蔡英文表示,接下來到選舉前,中國對台灣打壓手段不會停止,企圖影響台灣政局和選舉結果;身為執政黨,她會責無旁貸守住中華民國台灣底線。筆者試問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至今還喊不出「中華民國」國名,外舘不斷要台灣更名,心中沒有中華民國的外交,若蔡政府依然無感,近期4個月內連續斷交三個國家,前所未有,蔡政府還要藉選舉空喊團結就能止血,如何面對外交困境,能救中華民國的外交?

十年未能建交,蔡英文上任五度出訪斷交五國

就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任,改採「活路外交」,不與中國進行外交競賽,任內未與任何國家建交,也僅有甘比亞一國在2013年與我國斷交,邦交國數量下降至22國,不過當時中國卻並未立即和甘比亞建交,直到民進黨在2016年勝選後,才宣布與甘比亞建交。

2012年4月,時任總統馬英九訪問我非洲友邦甘比亞,與賈梅總統比賽伏地挺身(總統府)
2012年4月,時任總統馬英九訪問甘比亞,與賈梅總統比賽伏地挺身(資料照,總統府)

反觀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由於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只能轉移中國方面的打壓,連同至今斷交的薩爾瓦多在內,已失去5個邦交國,其餘4國分別為布吉納法索(2018年)、多明尼加(2018年)、巴拿馬(2017年)、聖多美普林西比(2016年),邦交國數量由22國下降至17國,為歷史低點。

對於薩爾瓦多斷交,時間點刻意選在蔡總統出訪回國隔天,吳釗燮表示:「針對性非常強,對中國做法無法接受。」總統蔡英文21日針對與薩爾瓦多斷交發表重要談話,她強調,「現在不是相互比較兩岸政策的時候,要團結一致、要團結守住主權的底線」。然道蔡英文除了怪罪中共打壓卸責,只能說空話:「打壓只會讓我們更堅強團結?」:若不思檢討我國「國家安全與外交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就能守住目前台灣僅有的17個邦交國分別為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共和國、帛琉共和國、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國、史瓦帝尼、教廷(梵蒂岡)、貝里斯、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

兩岸關係緊張,影響對外關係

觀察兩岸關係這十年之間,由於馬政府時期的兩岸和平發展路線,所以從兩岸大三通、23項兩岸協議、ECFA的大陸單方面讓利,到最近大陸31項惠台政策,都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共識取得有利進展。

20180526-布吉納法索24日與台灣斷交,26日正式與中國建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右)與布吉納法索外長巴瑞(Alpha Barry)(左)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布吉納法索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取自美聯社)中布建交 台布斷交
5月時,台布斷交,布吉納法索隨即與中國建交。(資料照,取自美聯社)

但自2016年的民進黨政府全面執政,以「維持現狀」欺騙台獨兩年,就被賴清德的「務實台獨」全面推翻,自今年初起急轉直下,兩岸關係惡化結果也影響外交。如今年1月的M503航線爭議、 4月的全球航空公司改名運動、5月的多明尼加與布吉納法索斷交、7月的東亞青運主辦權取消、8月的金廈通水典禮、85度C事件、薩爾瓦多斷交等,民進黨政府接連失利,蔡政府的反應也都是制式回應,官員排排站臉色表情鐵青,再由蔡英文的讀稿機宣讀模式,先是譴責中共打壓,再訴諸台灣內部要團結。這種聲明千篇一律,所以也沒啥好分析的,台灣的邦交國還有17個,所以預計還可以用17次。

國家定位不明、斷交無感能團結民心?

由於民進黨在國家定位的混亂,其所制定出來的外交策略只會跟著錯亂。民進黨政府的反應也是完全可以預期,除了痛批大陸的打壓與金錢誘騙之外,對今後如何止血、防範外交雪崩,完全拿不出具體辦法。現在比較嚴重的是,蔡英文把兩岸、外交與國家安全戰略全部綁在一起,而押寶美國在「台灣旅行法」通過後,這次過境美國外交試圖突破,結果也未如預期。

對照過去我國在冷戰時期,台灣在「軍事安全」與「經濟」就是都仰賴美國,在「軍事安全」方面,採購美國武器提昇自我防衛能力,在「經濟」方面,以美國作為最大的出口市場,賺取大量美元外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而如今台灣在經濟、外交戰場上,已沒有任何籌碼,在政經結構失衡,形成「軍事安全」仰賴美國、「經濟」依賴中國大陸的兩元矛盾結構,這種政經矛盾結構如果還採取「單邊押寶美國」的方式,將會為台灣帶來許多致命的風險和交易成本。蔡政府無能對兩岸關係,坐視兩岸遍地烽火,自己把城門關起來對抗中共的圍攻,但就怕美國這股「遠水」,遲遲不來。

2018年8月2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薩爾瓦多共和國外長卡斯塔內達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薩爾瓦多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AP)
作者稱,蔡英文這次在薩爾瓦多斷交聲明中,在「中華民國」後面還加個括弧(台灣),就頗堪值得玩味了。(資料照,AP)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這次在薩爾瓦多斷交聲明中,在「中華民國」後面還加個括弧(台灣),就頗堪值得玩味了。「中華民國(台灣)」的用法基本上是混淆國家定位的作法,在國家定位層次,「中華民國」和「台灣共和國」是兩個互不相容的概念!

依據8月20日蔡總統的最新民調出爐,台灣民意基金會指出,總統聲望下滑到33%,有高達49%,不贊同總統處理國家大政的方式;若蔡政府還是不思檢討現行政策不可行,再以「團結」沒有共識做藉口,不顧國家安全利益「勇敢」下去,「被斷交」反讓社會民心更加無感了。因此,蔡總統必須理性面對、務實解決,若任由對外關係不斷惡化僵持下去,這才是台灣最可怕的「無感」。如今卻搞成連起碼的尊嚴也沒有,最後還陷台灣於無止境的斷交事件重演,值得嗎?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戰略講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