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慧」風起雲湧,中美歐監管AI有啥不同?

2023-04-16 15:00

? 人氣

以至於今年馬雲回國的消息佔據諸多媒體頭條,側面也反映出,企業對於監管的戰戰兢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Two robot hands gently manipulate an origami paper crane
 

「短期來看不會阻礙,甚至還可能促進AI的發展。」上述業內人士解釋,背後的邏輯是,中國企業長期對監管都緊繃著神經,尤其是人工智慧,先天很敏感,企業心裏知道早晚都要強監管,現在早點劃定邊界,反而可以更好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監管文件中也明確了對生成式AI產業的支持和鼓勵態度,比如,「國家支持人工智能演算法、框架等基礎技術的自主創新、推廣應用、國際合作,鼓勵優先採用安全可信的軟件、工具、計算和數據資源。」

在2017年中國政府還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人工智慧發展的戰略目標;2022年,科技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關於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慧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在重點行業深入挖掘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場景。

這些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對待AI新產品的態度,並不像對於加密貨幣那樣,要「一棒子打死」,而是希望在可控狀態下進行發展。

監管可能的漏洞

相比於此前較低端的AI對話模型,比如網店客服,生成式AI則可以根據已有信息虛構內容,比如在中文互聯網上,有人通過AI虛構出川普被捕時的照片,由於過於逼真,使部分網民信以為真。

中文網路上,甚至有網友要求ChatGPT給出自己的簡歷,ChatGPT則直接「撒謊」,虛構出完全不存在的經歷,甚至包含一系列虛假的論文標題及鏈接。

新的監管辦法中稱,「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應當真實凖確,並且要求提供者採取措施防止生成虛假信息。」

「與其說漏洞,不如說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規定,AI生成內容應當真實凖確。這就極不合理,因為它的本質就是一個創造性的工具,感覺就像規定一個畫家或詩人,你的作品必須真實凖確。」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上述中倫律所的文章也提到這一點——一方面,部分生成式人工智慧生成內容,例如人工智慧創作的文章、圖片、影片本就屬於「不真實內容」,這是生成式人工智慧本身的服務之一,如果強行要求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必須真實凖確則與該技術初衷不相符。另一方面,當前人工智慧技術尚在發展階段,單就技術而言,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天然難以保證百分百真實凖確。如果僅因為內容錯誤或者不完全而導致內容不準確,是否也構成「虛假信息」?因此「虛假信息」的範圍有待進一步釋明和細化。

而且,從條例的細則來看,對企業的要求是在3個月採取措施修正生成錯誤回答的AI模型,確保同樣的錯誤不會再次發生,實際上也是給了企業不少的處理時間。

Alibaba headquarters in Beijing。
 

最擔心什麼?

「作為這個行業的人,我最擔心的不是監管,而是晶片問題。」上述從業者表示,很多人不知道訓練AI需要很高算力,用到英偉達高端晶片,而美國去年一紙禁令,很可能制約中國在AI領域的發展。

2022年8月,美國對向中國出口的英偉達A100和H100等人工智能晶片實施限制。

具體而言,美國政府限制向中國、香港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銷售英偉達的A100圖形處理器。A100已面世兩年,它被廣泛用於數據中心進行要求很高的人工智能計算。

英偉達公司還表示,受影響的還有公司即將推出的H100系列晶片,H100的製程更先進,對人工智慧計算的提升更顯著。

對於英偉達而言,中國市場是重中之重。它去年269億美元的收入中,超過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和香港。

英偉達表示,A100的用戶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這些公司運營著中國佔主導地位的雲計算服務,而且還能用於人工智能的演算法和訓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