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中美漸行漸遠,中俄越走越近 習近平「大國外交」的夢想與現實

2022-10-11 12:00

? 人氣

Speaker of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Nancy Pelosi (D-CA), leaves the Legislative Yuan, Taiwan's house of parliament, on August 03, 2022 in Taipei, Taiwan
Getty Images 美國眾議長裴洛西8月訪問台灣,導致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台海危機。

對於未來的中美關係,馬釗認為,目前美國對華政策的基調是「競爭但不撕破臉皮」,中國的對美政策是防範加對抗,這種「凖冷戰」的態勢將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解釋說,稱之為凖冷戰而非新冷戰的第一個原因是,雙方處在經濟複雜的互相依存之下,相互融合的市場體系阻止了雙方關係斷崖式的下跌。第二,拜登並不希望從中國的競爭關係演化稱軍事對抗關係。第三,兩國盟友並不希望在競爭中站隊。

「過去幾年受美國國內的民粹主義與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驅動,兩國關係已經從合作走向全面競爭與對抗。但未來一段時間內中美不會爆發全面衝突,主要還是在摩擦與爭吵中尋找共存的方式。」

中美俄三角輪迴?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迫,習近平時代的中美關係已經風光不再。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注意到,習近平和普京的關係不斷升溫。據統計習近平任期內已出訪俄羅斯8次,同期訪問美國只有4次。

在烏克蘭戰爭前夕,習近平對到訪北京出席冬奧會的普京說,中俄關係「沒有上限」。即使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中國領導人也從未譴責入侵行動,反而還以各種方式表示對俄羅斯的理解和支持。

President of Russia Vladimir Putin and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toast with vodka during a signing ceremony on May 21, 2014 in Shanghai,
Getty Images 普京和習近平2014年在上海出席簽約儀式後共飲伏特加的場面。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國政府一直不願將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稱為入侵。

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數月之後,中國外交部還於今年6月在《中國同俄羅斯的關係》聲明中說,「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聲明列出數據:202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1468.87億美元,同比增長35.8%,中國連續12年穩居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聲明甚至還提到,「中俄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立場相同或相近,保持密切溝通和合作。」

中美俄這三個軍事大國,會重演冷戰時期的合縱連橫嗎?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計畫主任孫韻對法新社說,無論(烏克蘭戰爭中)俄羅斯勝敗,中國都不會改變進一步發展中俄關係的意願,這是由整體地緣政治態勢決定的。

孫韻說,作為世界第二大核武器強國,俄羅斯不是一個可以被排除的地緣政治大國。中國視俄羅斯為重要合作夥伴,能改變華盛頓所主導的國際體制。

但馬釗認為,現在看來,俄羅斯已經無法完成一個大國的影響力。這些發展趨勢不是完全按照中國的研判來進行的。

他說,「經過冷戰之後的20年特別是今年的俄烏戰爭後,我覺得俄羅斯已經不具備當年蘇聯帝國的基本力量。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廣東省,對於國際市場的貢獻微乎其微,能拿出來談判的籌碼只有能源和核武器。在未來很長時間裏,俄羅斯只能作為一個攪局者,不能成為第三支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