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尊觀點:和而不同,殊途同歸—臺海兩岸的差異、隔閡及其根源

2018-06-18 06:50

? 人氣

(三)國民黨丟失大陸退守台灣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在對台灣民眾進行反共教育,把大陸等同於中共,從而在妖魔化中共的同時也妖魔化了大陸。這為李登輝上臺後進行「本土化」提供了依據和民意基礎。所以,當國民黨面對民進黨的崛起和強大需要打大陸這張牌時,無異於又在妖魔化自己,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四)國民黨在台灣實行一黨獨裁和白色恐怖統治,一方面抵禦中共可能的滲透,一方面防止島內反對勢力的崛起,所以民意很難伸張,政治空氣相當壓抑。隨著民辦「美麗島」雜誌的問世,「沒有黨名的政黨」(民進黨大老施明德語)逐漸形成,最後雙方矛盾激化,無可調和,大批異議人士被捕判刑。美麗島事件是台灣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的一個里程碑,後來民進黨的大部分骨幹均來自於美麗島運動的積極分子中。

美麗島事件進行軍法審判,七名被告(左起):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弘宣出庭。
美麗島事件進行軍法審判,七名被告(左起):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弘宣出庭。(取自網路)

(五)以陳水扁為首的民進黨執政後,進一步推動李登輝的「本土化」進程,在教育和文化上有系統地實行「去中國化」,讓「台灣意識」和「分離意識」在青少年中扎根發芽,對兩岸關系造成根本和長期的損害。

如果大陸的官民認為兩岸問題只是一個長期隔離後的文化差異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 「台獨勢力」之所以生生不息,延綿持續了幾代人,正是因為它不是一小撮人的政治目標,而是有著一定民意基礎的自治運動。其實質是無法接受民國當年所代表的「野蠻和落後」取代了日本統治後給台灣帶來的「先進和文明」,以及厭倦了國共雙方長期將台灣捆綁在兩黨爭奪中國正統地位的戰車上。

一句話:台灣人不願意繼續為國共兩黨的利益之爭買單。打個不十分恰當的比喻:父母之間老打架,會造成孩子有心理障礙甚至離家出走;後來父母為了不讓孩子離家出走,表面握手言和,可根本問題卻仍未解決。筆者無意將民進黨和民進黨所代表的民意視為國共兩黨的「孩子」,但國共兩黨的恩怨很有可能就是它們決心「潔身自好」、「另起爐灶」的一個重要動因。

如果大陸的官民依然樂觀地認為台灣百姓大部分還是希望統一的,那這恐怕又是個大誤會。根據筆者的觀察,台灣民眾大部分或許認同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主體內容,也認同台灣是中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但經歷過獨裁統治和白色恐怖的他們很難接受將自己用血淚換來的自由、民主與平等去出讓給祖國統一這麼個「面子工程」或「戰略工程」,也很難相信兩個完全不同的體制能穩定祥和地長期並存在一個屋簷之下。

筆者很難想像,經歷了父母長期不和的孩子會願意讓自己和自己的後代繼續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所以,台灣民眾不認同大陸,不是因為他們誤解了大陸或不瞭解大陸,而是他們在瞭解之後從心底裡不接受大陸的現行體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歐陽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