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尊觀點:和而不同,殊途同歸—臺海兩岸的差異、隔閡及其根源

2018-06-18 06:50

? 人氣

根據筆者觀察,台灣民眾大部分或許認同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主體內容,但經歷過獨裁統治和白色恐怖的他們很難接受將自己用血淚換來的自由、民主與平等去出讓給祖國統一這麼個「面子工程」或「戰略工程」。圖為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資料照,顏麟宇攝)

根據筆者觀察,台灣民眾大部分或許認同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主體內容,但經歷過獨裁統治和白色恐怖的他們很難接受將自己用血淚換來的自由、民主與平等去出讓給祖國統一這麼個「面子工程」或「戰略工程」。圖為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資料照,顏麟宇攝)

兩年前,筆者出了兩趟遠門:一趟漂洋過海向西,趕在「美國化」之前去古巴體驗那裡停滯的時光,尋找當年在大陸經歷過的社會主義氛圍;一趟翻山越嶺向東,趕在台灣真正「變天」前瞭解那裡的政情民俗,感受當地保留完好的中華傳統文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兩次旅游,特別是台灣之行,讓筆者感觸良多,仿佛穿越了歷史時空,對現實的觀察也多了新的視角。

與恢宏密繁、精深頑強、豐富多樣的大陸文化相比,台灣文化顯得更為靈巧精緻、靈活變通、開放融會、純樸溫馨。台灣是個即現代又傳統的地方,它的面積不大,但卻孕育著很大的內在能量。

鄧麗君的歌、瓊瑤三毛的小說、秦漢林青霞這對標準搭檔創造的眾多銀幕形象、質樸清新的校園歌曲……這些來自這座海島的文化品牌曾給閉塞和麻木了多年的大陸吹來了和煦的春風,最起碼影響了那裡整整一代人的成長。

從台灣回來後,不少朋友詢問一路上的感悟,但最終往往會回到一個問題上來:你喜歡台灣嗎?筆者的回答簡潔而明確:喜歡。朋友們於是接著會問:那你喜歡台灣什麼呢?筆者的回答依然簡潔而明確:喜歡台灣與大陸不同的地方。

海峽兩岸的差異

的確,兩岸的文化有著明顯的不同。最明顯和表面的不同要屬一下飛機立刻映入眼簾的繁體字。筆者在大陸開始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正值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席捲大江南北,簡化字已開始普及流行,許多古籍小說均被當作「四舊」廢品處理了。筆者與同院的一位大哥哥關系甚好,他私藏了不少舊書刊,正是它們成了我兒時放學後愛不釋手的讀物。筆者對繁體字的鍾愛便是從那時候培養起來的。

從桃園機場到下榻的酒店,筆者沿途所見之街景也與大陸形成很明顯的反差。這裡沒有那麼多須仰視才見樓頂的現代化摩天大廈,這里也很少看見成排成排裝飾豪華的別墅豪宅。但就在那一片片普通陳舊的樓房之間,各種莊嚴的廟宇突顯易見,成為筆者這次在台灣西部由北向南旅行活動十多天裡見到的印象最深的景觀之一。

筆者生活在歐洲多年,知道這裡每個大小城鎮的地標建築多為教堂。它們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心的向背,也從某種意義上體現了當地居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自由度。

台灣人的信仰自由不只是理論上的,而是名副其實的。儒釋道在這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裡有信仰的人很多,廟宇道場一律免費,不需要買門票。信仰深深地扎根於民間,是百姓們生活內容的一部分。所有這些宗教的教義,結合中國傳統的儒家傳統,形成了台灣特有的文化內質。因此,當代佛家在全球影響最大的高僧大德均來自台灣地區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人說:看唐朝去日本,那裡保留了唐代的建築風格、歌舞技藝和大典禮儀;看明朝去韓國,那裡承續著明代的廟祭禮樂和官民服飾;看民國則要去台灣,那裡依舊延續著孫中山和蔣中正依據中國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所倡導的「四維」(禮義廉恥)和「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這些傳統的理念與民國思想不僅貫穿在政府的施政和學校的教學中,也體現在台灣的許多地名中。在臺北市區的幾條主幹道,街名從三民主義開始,分民族、民權、民生,接著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二戰結束後,台灣回歸民國,為了去除日佔痕跡,國府特意將大陸的地名以「南京」為中心並根據不同的地理方位來作為臺北許多次幹道的路名,所以,見到路名,你大概就能猜出自己的方位。譬如,長春路、四平路一定在城市的東北方,青田路、溫州路一定在東南方,寧夏路、迪化路一定在西北方。臺北的路名不僅體現了與大陸不可分割的淵源,更為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先進理念做著最好的廣告。

這樣的文化氛圍陶冶了台灣純樸的民風。去台灣前,筆者對此已有所耳聞,身臨其境,方知名不虛傳。這里的男女老幼,言語和態度上個個溫情脈脈,非常貼心。排除世界各地都會發生的一般性或個別惡性案件不說,台灣的社會秩序可以說相當的井井有條。

筆者在台灣十多天,無論走到哪裡,從未見過有人大聲喧嘩、爭吵罵街、起哄架秧子、排隊夾塞兒或隨地吐痰。因此,欲知何謂良好的公民素質,我們無須看日本和韓國,在台灣就能隨處可見。

臺海兩岸的不同,也表現在彼此的稱謂中。此次我們一行雖然是長期生活在歐洲的華人,但我們的口音註定了還會被台胞當作「陸客」「陸生」來對待。交流時,大陸人習慣用「大陸」「台灣」來稱呼兩岸,而台灣人十有八九會叫大陸為「中國」,而稱自己是「台灣」。這無形中給許多「陸生們」帶來了些許的隔閡感。

台胞不經意中說出的這種稱謂真的反映了他們與大陸的心理距離嗎?還是「中國」這個概念已經被約定俗成地侷限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範圍之內了呢?

欲知台胞對兩岸的這種稱謂方式源自何處,我們只需從蔡英文擔任總統後首先點燃的「三把火」中的一把便能看出事情的原委。

2016年5月21日,也就是蔡英文正式上任後的第二天,台灣的教育部長潘文忠便宣佈近日將以行政命令廢止2014年通過的「課綱微調」。所謂「課綱微調」就是馬英九對李登輝和陳水扁當年為「去中國化」而推出的「認識台灣」教科書所作的稍稍修正,譬如,把對海峽彼岸的稱謂從「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把「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對慰安婦的描述則增加「被迫」兩字等等。

這些調整雖然只涉及到個別字,但其中所暴露的問題卻非常的關鍵。它說明李登輝陳水扁的「去中國化」是鐵了心的, 他們早已開始從教育入手,從下一代入手,目的就是要將兩岸的同屬性「連根拔起」。從上次大選中年輕選民偏向蔡英文的結果以及現在台灣人對兩岸的稱謂來看,「台獨」教育已經結出了豐碩成果。

李登輝前總統晚間出席台灣之友會新春聯誼前受訪表示,柯文哲支持度達56%,應該要一起支持他。(顏振凱攝)
作者認為,李登輝、陳水扁的「去中國化」是鐵了心的, 他們早已開始從教育入手,從下一代入手,目的就是要將兩岸的同屬性「連根拔起」。(資料照,顏振凱攝)

相比之下,國民黨執政時就忽視了這個問題:馬英九2008年首次當選為總統,可是直到第二任上的後半期才著手在教育領域扭轉「去中國化」進程,太晚了!蔡英文就不同了,面對那麼多需要改進的事情,她做的頭三件事情中,就包括恢復「台獨」教育的舉措。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岸文化差異中最大的不同在哪裡,而這也是筆者對今後兩岸關系的發展趨勢感到不安的原因之一。

之前筆者敘述的個人親歷的兩岸不同之處,用上海「台灣研究會」會長俞新天的話來說,反映出來的是「歷史性文化差異」和「同時性文化差異」。前者指同處一個時空的各種文化「由於其現代化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後者指「在同樣或類似的發展節點上,不同的社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其實,這兩種差異不僅體現在兩岸關系中,即便在大陸內部,由於各區域的人文環境和發展速度均有差異,因而同樣也存在這些現象。但不能說因為存在這些差異就否認中華文化的整體性和主體性。

那兩岸文化中最大的差異到底是什麼呢?筆者認為是政治文化的的不同。那麼兩岸交流最大瓶頸在哪裡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無法迴避大陸的「現行體制」與台灣的「獨立傾向」這兩個敏感話題,因為這是真正阻礙海峽兩岸走向統一的兩個相背而行的關鍵因素。

「台獨」形成的土壤

大陸官方常說:台獨在台灣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願望,台獨勢力不代表全體台灣人民。筆者認為,「台獨」的民意基礎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用這類「外交辭令」和「政治口號」來武斷和輕率地下結論。

俗話說,冰凍一尺非一日之寒。「台獨」的土壤大致有以下幾個成因:

(一)日佔時期在台灣實施的「皇民化」教育,在文化上培養台灣人的「反華仇中」情結,同時又建立了一整套現代化體制,施惠於民。

(二)二戰結束後,面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台灣,經歷了殘酷的中日戰爭的民國接受大員和軍隊將官們心生排斥和歧視,常以「徵服者」「勝利者」自居,不把台灣百姓當作同胞,而是二等公民;同時,被日本統治了50年的台灣人民,對相對落後的大陸社會現狀、普及教育、法制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都缺乏必要的瞭解,導致原本對回歸的憧憬變為深度失望。加上接受大員們表現出來的貪婪腐敗和驕縱蠻橫,最終釀就了後來的二二八慘案,給台灣人留下了一道很難愈合的心理傷痕,「台獨」意識從此在台灣民間扎根抬頭。

(三)國民黨丟失大陸退守台灣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在對台灣民眾進行反共教育,把大陸等同於中共,從而在妖魔化中共的同時也妖魔化了大陸。這為李登輝上臺後進行「本土化」提供了依據和民意基礎。所以,當國民黨面對民進黨的崛起和強大需要打大陸這張牌時,無異於又在妖魔化自己,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四)國民黨在台灣實行一黨獨裁和白色恐怖統治,一方面抵禦中共可能的滲透,一方面防止島內反對勢力的崛起,所以民意很難伸張,政治空氣相當壓抑。隨著民辦「美麗島」雜誌的問世,「沒有黨名的政黨」(民進黨大老施明德語)逐漸形成,最後雙方矛盾激化,無可調和,大批異議人士被捕判刑。美麗島事件是台灣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的一個里程碑,後來民進黨的大部分骨幹均來自於美麗島運動的積極分子中。

美麗島事件進行軍法審判,七名被告(左起):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弘宣出庭。
美麗島事件進行軍法審判,七名被告(左起):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弘宣出庭。(取自網路)

(五)以陳水扁為首的民進黨執政後,進一步推動李登輝的「本土化」進程,在教育和文化上有系統地實行「去中國化」,讓「台灣意識」和「分離意識」在青少年中扎根發芽,對兩岸關系造成根本和長期的損害。

如果大陸的官民認為兩岸問題只是一個長期隔離後的文化差異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 「台獨勢力」之所以生生不息,延綿持續了幾代人,正是因為它不是一小撮人的政治目標,而是有著一定民意基礎的自治運動。其實質是無法接受民國當年所代表的「野蠻和落後」取代了日本統治後給台灣帶來的「先進和文明」,以及厭倦了國共雙方長期將台灣捆綁在兩黨爭奪中國正統地位的戰車上。

一句話:台灣人不願意繼續為國共兩黨的利益之爭買單。打個不十分恰當的比喻:父母之間老打架,會造成孩子有心理障礙甚至離家出走;後來父母為了不讓孩子離家出走,表面握手言和,可根本問題卻仍未解決。筆者無意將民進黨和民進黨所代表的民意視為國共兩黨的「孩子」,但國共兩黨的恩怨很有可能就是它們決心「潔身自好」、「另起爐灶」的一個重要動因。

如果大陸的官民依然樂觀地認為台灣百姓大部分還是希望統一的,那這恐怕又是個大誤會。根據筆者的觀察,台灣民眾大部分或許認同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主體內容,也認同台灣是中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但經歷過獨裁統治和白色恐怖的他們很難接受將自己用血淚換來的自由、民主與平等去出讓給祖國統一這麼個「面子工程」或「戰略工程」,也很難相信兩個完全不同的體制能穩定祥和地長期並存在一個屋簷之下。

筆者很難想像,經歷了父母長期不和的孩子會願意讓自己和自己的後代繼續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所以,台灣民眾不認同大陸,不是因為他們誤解了大陸或不瞭解大陸,而是他們在瞭解之後從心底裡不接受大陸的現行體制。

如果大陸的官民在認識到這點之後再來談「國家統一」與「民族和解」,或許態度和方式就會有所改變。給台灣經濟上、資金上和市場上的十分好處,還不如完善自身一分,這樣或許更容易獲得台灣民眾的好感。
同時,台灣也不應拘泥於所謂的「正統地位」,更無須擔心被大陸「吃掉」。在選擇未來之路時,首先要考慮哪種途徑能給台灣的發展帶來更多更多的機遇。當然,筆者知道,政治上的讓步牽一髮而動全身,頗為不易,本文主要涉及的是文化這個話題,那就讓兩岸彼此借鑒,相互學習,從普及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開始入手。

結語

筆者拜讀過台灣李筱峰教授的文章《從臺海兩岸差異看臺灣前途》,他對兩岸文化的區別以及不同歷史發展軌跡作了詳細的論述。只是,李教授根據這些「不同」得出了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的結論,而筆者卻從中看到了海峽兩岸剪不斷理還亂的血脈關系;李教授因此認為台灣應該與大陸分道揚鑣,獨立成國,而筆者恰恰認為台灣更應該作為民族復興的一塊獨特的樣板和鏡子留在中華大家庭中,用自己有別與大陸的地方來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以前讀到《許倬雲觀世變》中許老師為祭弔蒙古而作的一首《中都令》,很喜歡。有感於海峽兩岸持續不斷的恩恩怨怨,筆者也即興附和填寫一首《莫忘當初》,算作本文的結尾吧:

遙想明鄭當年,岸邊舟帆無數, 
郡王令旗東指,船笛劈空,戰鼓申志, 
悍敵波濤難阻。 
四百年煙雲,寶島今日如古,
土著移民譜中,一代代承繼往,一家家飽滄桑, 
安平夕陽,鼓浪之嶼,望斷多少跌宕榮枯, 
看今朝,波光滿目,粼粼起伏。
爭流百舸,望彼岸三瑰, 
南謂高雄,腰稱臺中, 
北曰基隆雨都。 

*作者為旅居海外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歐陽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