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這家對沖基金實現大漲223%的秘訣:堅持做空美國科技股

2022-07-21 09:00

? 人氣

(美聯社)

(美聯社)

2020年底,曼庫(Mandeep Manku)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反向押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的對沖基金Coltrane Asset Management當時在市場因新冠疫情而暴跌後受到重創。他決定調整Coltrane的投資組合策略,從青睞估值偏低的歐洲公司轉向做空美國科技公司和其它快速增長的企業。Coltrane在2020年9月的一份報告中告訴客戶,如果市場上有很多股票的市銷率超過10倍,熱度集中在少數類股,對投資者來說一般沒什麼好結果。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對於曼庫,這個策略差一點失敗。2020年底,隨著市場在科技股的帶領下反彈,Coltrane的做空策略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客戶開始撤退,該基金全年損失了56%。儘管在2021年上漲了19%,但到2022年1月,這個管理資金曾經超過1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已經縮水到不足2億美元。

然後,科技股暴跌。

據知情人士透露,截至6月,Coltrane今年上漲223%,漲幅在對沖基金中名列前茅。總獲利達數億美元。

在專注於成長股的對沖基金紛紛錄得巨額虧損、企業估值大幅下降之際,Coltrane實現了上漲。疫情期間的寵兒Netflix Inc. (NFLX)和Peloton Interactive Inc. (PTON)的股價下跌功不可沒,做空Meta Platforms Inc. (FB)、電子遊戲平台Roblox Corp. (RBLX)和電動卡車製造商Rivian Automotive Inc. (RIVN)也帶來貢獻。一位知情人士說,做空二手車網站Carvana Co. (CVNA)為該基金貢獻了9個百分點的漲幅。該網站的股價今年迄今暴跌約90%。

曼庫和他的團隊堅持這種交易策略長達兩年,在股票價格下跌時加倉,並在組合中循環買進和賣出公司股票。Coltrane建立的看跌期權頭寸放大了該基金的回報,同時抗住了終止運營的壓力。

Coltrane的早期投資者、歐洲對沖基金公司Lansdowne Partners的前主席Stuart Roden說,曼庫是位信念堅定的基金經理;他沒有在錯誤的時間放棄押注退出;要做到這一點是極其困難的。

Roden表示,他並不擔心Coltrane的這種交易策略,對這種交易的分析基礎是可靠的,他當時擔心的是曼庫是否能夠堅持到底。Roden稱,在我們這個行當裡,很多人的理念想法到最後都被證明是對的,但他們秉持正確想法時卻沒能堅持下去,因為他們管理的基金被終止運作了,或者客戶把錢撤出了基金。

曼庫與合夥人Nick Banner和Laura Webster先前對客戶表示,那些在新冠疫情期間獲得超速增長的公司裡有一些將無法按照公司管理團隊和股東所預期的那樣繼續發展下去。

快速增長的公司裡有大量內部人士拋售本公司股票,這也是個信號。按照Coltrane在2020年9月向投資者推介時給出的解釋,此舉意味著「那些最了解這些公司前景的人正在把他們的資金套現出來」,Coltrane當時提到了一些公司內部人士的售股事件。

據了解Coltrane運作情況的人士稱,該基金已經鎖定了許多空倉的收益,並且總體上轉為再次做多市場,儘管仍持有一些看空成長股的押注。Manku認為,現在有一個更大的機會是搶購廉價的歐洲公司股票,這也是該基金歷來關注的領域。

曼庫曾告訴其他人,Coltrane今年的回報反映的是一時的表現,而長期表現才是最重要的。2012年成立至今年6月,該基金的年平均回報率為19%。

曼庫在一份聲明中說,成功關乎始終堅持符合自己世界觀的做法,腳踏實地,保持冷靜。曼庫稱:「我們的旅程才剛剛開始,但我們希望已經學到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現年38歲的曼庫在英格蘭西北部農村長大,很早就對股市和估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到了高中,他活躍在專門討論股票分析的網路留言板上,並在母親的允許下以後者的名義開了一個帳戶,為自己和朋友投資。

他在16歲時寫的一封信於2000年發表在一本投資雜誌上,他在信中對市場泡沫化和由動量驅動提出警告。他寫道:「很難安全地化解這種局面,因為這將涉及到降低許多明顯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的估值,並犧牲業績(和獎金)以幫助實現可持續的股價上漲。」

儘管如此,當互聯網泡沫破裂時,他還是蒙受了巨大損失。朋友們說,調整投資組合以反映他的信念的早期經驗對曼庫有很大的影響。

曼庫曾在倫敦的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 DTBKY)和Daniel Loeb在紐約的Third Point任職,會即興演奏薩克斯風,後來他在2012年以不到5,000萬美元的資金創辦了Coltrane,並以音樂家John Coltrane的名字命名。投資者和朋友說他很神秘,他們重視的是他的過往業績,而不是基金的規模。他不參加創意晚宴,並選擇把專注於歐洲的公司總部設在紐約,而不是倫敦,以避免從眾心理。

有時候交易很折磨人。2020年,曼庫開始在市場交易時間沿著西邊公路(West Side Highway)長跑,以釋放壓力。有一次,他意外跑完了相當於一場馬拉松的距離。

該團隊在2021年4月開始感覺到風向的變化,當時特殊目的的收購公司開始出現融資困難。這種觀點在秋季變得更加堅定,因為企業越來越多地開始宣揚元宇宙,Coltrane認為,元宇宙的發明將意味著企業的潛在估值可能更高,而且該團隊發現,先購後付公司進行了更多的減記。

自那以後,曼庫告訴投資者,如果他要重新執行這種交易,他可能會等一等,以減輕Coltrane及其客戶(包括捐贈基金和基金會)在這期間所承受的痛苦。

「他現在很謙虛,」一位Coltrane的投資者在談到曼庫時說。「他知道,如果他是一支股票,就應該做空;他明白,形勢不會總是對他有利。但他一直專注於這種交易。」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