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文斯基到暴風女:兩個時代的美國總統性醜聞

2018-05-29 10:48

? 人氣

兩個時代的性醜聞女主角:1990年代的莫妮卡・陸文斯基(左)和如今的暴風女丹妮絲(右)。(BBC中文網)

兩個時代的性醜聞女主角:1990年代的莫妮卡・陸文斯基(左)和如今的暴風女丹妮絲(右)。(BBC中文網)

199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與白宮見習生莫妮卡·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之間的性醜聞引發全球轟動,並導致總統被彈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今暴風女丹尼絲(Stormy Daniels)和川普之間的事情會不會有類似的影響?

川普總統否認了這宗被指發生在2006年的韻事,不過,就像柯林頓的醜聞一樣,這宗案件的徵結更多是在於謊言,而不是性。

那麼,兩件事情之間到底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柯林頓與陸文斯基的醜聞如果發生在2018年會怎樣?讓我們藉此分析比較一下……

柯林頓與陸文斯基醜聞回顧

White House intern Monica Lewinsky meeting President Bill Clinton at a White House Christmas party in 1996
1996年的白宮聖誕派對上,白宮見習生陸文斯基與柯林頓總統見面

「我和那個女人沒有性關係,」1998年,柯林頓總統這句語氣決絶、彷彿一邊說還一邊揮著一根手指的聲明,成為了美國政界最多人記得的其中一句話。

它不僅是一句不客氣的話,而且是一句假話。

後來事實證明,總統當時與剛20出頭的白宮實習生莫妮卡·陸文斯基的確有「關係」。陸文斯基的朋友兼同事琳達·崔普(Linda Tripp)一直悄悄地錄下了她倆之間的對話,當中陸文斯基坦承了事情細節。

當公務人員寶拉·瓊斯(Paula Jones,她後來被免職)對總統提出性騷擾指控時,陸文斯基被傳召並要求提供一份書面聲明,當中她否認總統和她有性關係。

柯林頓總統在宣誓之下否認了指控,這最終導致了總統作偽證的控罪。

川普與暴風女案件回顧

A片明星暴風女丹尼絲說,她在2006年曾與川普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發生性關係。當時他還遠遠沒有開始參選總統,而是在出演電視真人秀《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也譯作《飛黃騰達》、《學徒》)。

暴風女說,這件事情只有過一次,是一場高爾夫賽事期間發生在一個酒店房間裡,但是此後他們仍然保持著聯繫。

事件被指是發生在川普的妻子梅蘭尼婭懷孕期間,川普否認有過此事。

今年年初,有報導指丹妮絲在達成保密協議後收了川普律師邁克爾·柯恩(Michael Cohen)支付的13萬美元(9.6萬英鎊),當時正值2016年總統大選之前。

之後, 川普和他的法律團隊似乎對事件有彼此矛盾的說法 ,令外界質疑美國總統到底對此知道多少。

丹妮絲女士已經對總統提出起訴,以求廢除該協議。她指,由於川普沒有親自簽署,因此協議無效。同時, 她還控告總統發佈「誹謗性」的推文

與此同時,川普的律師則正在以違反保密協議為由,尋求向她索償2000萬美元。

以上是案件的基本概況,現在來比照一下各方的辯解詞 ……

「川普在發生這宗婚外性事時甚至都還不是總統!」

這是事實。不過保密費用是在他的總統任期內支付的,這也是此宗法律訴訟的關鍵點。

假如錢是來自競選經費, 就將屬於違犯聯邦法律

「總統的性生活不關我們的事」

確實,你不會因為對配偶不忠並出軌而受到彈劾。

不過,在柯林頓的案件中,人們的論點是,如果總統能在宣誓之下對此說謊,那他也有可能就其他事情說謊。

在川普案中,批評者們提出了類似有關信用的擔憂,並表示,支付「封口費」意味著他可能較容易受到勒索——包括來自國外對手的勒索。

「川普是不怕醜聞的!」

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認為柯林頓的性醜聞是他總統任期當中最容易被記住的部分。

不過,川普的總統任期內已經發生太多事情,暴風女丹尼絲已經變成了一個次要事件。川普會躲過這一關嗎?這件事情最終結果將如何,目前仍言之過早。

陸文斯基:從當時到現在

2018 Vanity Fair Oscar Party - Arrivals - Beverly Hills
2018年,陸文斯基在《名利場》雜誌的奧斯卡派對上;她現在是該雜誌的客席編輯。

莫妮卡·陸文斯基曾說自己「可能是被網路帶向全球受辱的第一人」。

事件最初由新聞聚合網站「德拉吉報告」(Drudge Report)曝光,當時基本上還沒有人會從網上獲取新聞資訊。

調查記者邁克爾·伊斯科夫(Michael Isikoff)當時供職於《新聞周刊》(Newsweek)雜誌。是他首先挖到了這個故事,但他的編輯們當時按下不發,令他未能成就獨家頭條。

伊斯科夫回憶說,事件曝光後, 《新聞周刊》匆忙地將故事發佈到它當時仍在初建階段的網頁上

「那是網上的第一篇報導,」他說,而後他們不確定人們會不會找到這個故事,於是又將它傳真給人們。

然而,據美國記者傑西卡·貝內特(Jessica Bennett)近日在《時代》(Time)周刊發表的一篇回顧文章中稱,故事曝光之後得到的關注令人驚異:「《華爾街日報》在印刷版報紙上將陸文斯基稱作一塊『小蛋塔』。」

除了性生活被曝光以及外表被品頭論足的屈辱之外,陸文斯基還由於遞交不實陳詞而面臨27年監禁。她的母親也受到警告,如果不透露她和女兒之間的對話細節,就將被監禁。

之後超過十年時間裡,莫妮卡·陸文斯基一直處在公眾視線之外。

之後在2014年,她在《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上寫了一篇題為《恥辱與重生》(Shame and Survival)的5000字文章。她說,她曾被診斷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法庭審訊期間曾想過自殺,並且在之後的多年裏因為不光彩的知名度而很難找工作。

「不像其他的相關各方,我當時太年輕,還沒有建立起一個我可以找回自己的人格,」她最後寫道,「我並沒有『讓它定義』我——1998年的我只不過是還沒有足夠的人生經驗與建立自己的人格。如果你沒有搞清楚你是誰,就很難不接受別人給你塑造的可怕面目。」

如今,莫妮卡·陸文斯基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聲音:她是推特(Twitter)上的常客,也是一個反霸凌的運動倡議者。她並不避談自己的過去。最近,一本美國雜誌在比爾·柯林頓確認出席某個活動之後就撤回了對陸文斯基的邀請, 她為此批評了該雜誌

她還被一些千禧一代的人們視為榜樣。他們在1990年代的時候沒有看到那些新聞,從而以一種新的視角看待這個事件。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了解到了這場醜聞始末,當時她成為我真心同情的一個人,」24歲的紐約記者伊芙·佩瑟(Eve Peyser)向BBC表示。

「我認為我這一代的女性主義者大體上都認為莫妮卡·陸文斯基是高危職場不當性行為事件當中的一個受害者。」

「一場風暴要來嘍」

Adult-film actress Stormy Daniels, in New York City, New York, April 2018
 

作為成人電影行業的資深從業者,39歲的暴風女丹尼絲長期和惡毒的誹謗打交道,似乎已經練就了百毒不侵的本領。

當她在網上因為川普的案件而遭受仇視女性的隔空謾罵時,她通過自己的社交媒體帳戶針鋒相對,常常通過毫不示弱的髒笑話將批評者駁倒。(喜劇演員羅珊妮·巴爾就曾在丹妮絲還擊之後刪除了誹謗性的推文。)

原名斯蒂芬妮·克里福德(Stephanie Clifford)的丹妮絲現在已經開啟了一個名為「讓美國再次性饑渴(Make America Horny Again)」的全國艷舞巡迴表演,最近還在搞笑脫口秀節目《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上做嘉賓。她在節目中扮演自己,語帶戲謔地向總統說:「我知道你不相信氣候變化,但是一場風暴要來嘍,寶貝。」

她的批評者——同時也是川普的支持者——指她是借此炒作;而她則辯駁稱,她已經有一個非常成功的職業生涯。

很多美國人仍然不知道應該如何看待她。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過一群川普的女性支持者 ,她們很大程度上不相信丹妮絲,說她的色情片明星身份令她可信度大減;不過其中一個人說:「我替她感到悲哀。我同情她。」

著有《當代美國政治當中的性醜聞、性別與權力》(Sex Scandals, Gender and Power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Politics)一書的學者辛達·曼代爾(Hinda Mandell)說,暴風女丹尼絲正在改寫醜聞的既定模式。

「她不感到羞恥,並且這當中有它的力量在,」曼代爾向BBC表示,「她以掌控事件的姿態出現,並且想說出她自己的故事。」

Monica Lewinsky being escorted through a media scrum in Washington in 1999
1999年的華盛頓,陸文斯基在人員護送之下穿過記者的包圍

#MeToo改變了什麼?

在一系列好萊塢性侵指控相繼曝光之後在社交媒體上興起的「#MeToo」運動,令普羅大眾更加意識到在你情我願和權力以外所存在的問題。

無論是莫妮卡·陸文斯基還是暴風女丹尼絲,都沒有說她們的事件是非自願的。然而,兩個事件中的男主角都曾被其他女性指控過性騷擾,而他們則一直予以否認。

丹妮絲已經明確表態,她的經歷並不是一個「#MeToo」的故事。她聲稱,那樣做會將她塑造成受害者,而她完全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

不過,加拿大新聞雜誌《麥克林》(Maclean's)則指,雖然丹妮絲自己並不這樣認為,但仍然發揮了一種作用。它最近曾指出:「#MeToo從來都不僅是關於性侵害—— 它同樣是關於女性作為陳述者值得信任的問題 。」

在最近之前,陸文斯基的聲音一直都很少被聽到。

在提到自己成長過程中對柯林頓醜聞的感受以及從中學到什麼的時候,伊芙·佩瑟說:「當時,那些著名的女性主義者都沒能理解,政治和媒體當時對待莫妮卡·陸文斯基有多麼強的貶損和性別歧視,這是那麼令人失望。」

她提到了格羅麗婭·斯泰納姆(Gloria Steinem)。後者在《紐約時報》一篇爭議性的文章中淡化了對比爾·柯林頓的騷擾指控。該報之後從網站上 撤下了該篇文章 ,而斯泰納姆去年也向《衛報》表示,要是在今天,她不會寫同樣的東西。

「我們必須相信女人,」她在2017年11月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轟動性醜聞大爆發時這樣說道。

劇作家凱文·阿門托(Kevin Armento)最近創作了一部關於柯林頓性醜聞的戲劇《穿藍色女裝的惡魔》(Devil With A Blue Dress),當中對女人之間的對話作了一番想像。他覺得,如果案件發生在2018年,事情將會如何?

「很可能陸文斯基的年輕以及當中涉及的權力效應都將會成為討論的一部分,」他向BBC表示,「如果是在#MeToo的年代,她還會那麼熱心地維護他嗎?在她陷入那樣一個無底洞之前,她會不會更能夠看清他倆關係當中的權力差異?」

他同樣會想,如果在今天,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回應會不會不同。「很難想像她會離開比爾……她會不會迫使比爾辭職?或者迫使柯林頓表達更深切的悔悟?我不知道。但是它會在某些方面有不一樣。」

柯林頓是怎麼全身而退的,川普也可以嗎?

比爾·柯林頓並沒有被迫下台。眾議院彈劾了他,但他後來在參議院得以開脫,並繼續擔任總統至2001年。

不過,寶拉·瓊斯(Paula Jones)的案件帶來了一個決定性的改變。它促使法庭裁定,美國總統在入主白宮之前所做的行為,將不再能夠免於民事法訴訟。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passes former President Bill Clinton at the Trump inauguration in Washington, January 2017
美國總統川普的就任典禮,前總統柯林頓亦有出席

於是,暴風女的醜聞有可能令川普倒台嗎?

「科恩(律師)可能會,」邁克爾·伊斯科夫說,「這次封口費是單一事件,還是說有其他我們所不知道的安排?這是籠罩在這上面的大問題。」

不過,他說,如果民主黨重奪國會的控制權,考慮到他們曾經如何維護柯林頓夫婦,就不會願意就暴風女丹尼絲提起彈劾案。「那樣他們就要推翻自己曾經說過的所有話,」伊斯科夫說。

據辛達·曼代爾所指,這些都是政界性醜聞當中典型的格局。「就像剝洋葱一樣。一點挑逗和猥褻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和法律後果。」

「對於性醜聞,人們通常都會去把握那些容易消化的部分,」她補充說,「然後他們就順著黨派立場逐漸分立。他們是基於各自的政治信仰來站隊。」

與此同時,她說她在等著看,如果一個女政客在美國捲入一場重大的性醜聞的時候,會發生什麼。「過去它從沒有發生過,而我想:當它發生的時候,會不會改變一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