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尊觀點:文明與野蠻,有時只有咫尺之遙

2018-05-27 05:50

? 人氣

15年之後,這個民主政體最終孕育出納粹這樣的獨裁政權。當時的德國人對此不以為然,相反,他們普遍認為自己正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相信希特勒及其納粹理念能使德意志民族再次偉大。這種強大的民意使希特勒能按照威瑪憲法合法順利當選為總理,並很快收攏權力,取締反對黨,建立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領袖」的專制政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希特勒的「千年帝國」之夢比「威瑪共和」還要短命,在轟轟烈烈存在了12年後便徹底破碎了。這讓筆者想起德國小說家維克多·克萊姆佩勒(Victor Klemperer)的那句話:「一切就如此輕而易舉地崩潰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威瑪共和」可謂生於原罪,死於民主。縱觀當前世界上的選民政治,我們不難看到當年威瑪的影子:土耳其的埃爾多安、俄羅斯的普京、匈牙利的奧爾班·維克多、菲律賓的杜特爾特、甚至還包括美利堅的川普,他們都是民選出來的領導人,均憑靠選票走入權力中心,可他們身上的專制特色絲毫不弱。我們雖然有理由相信民主體制的堅韌和強大,但「威瑪共和」的歷史告訴我們,民主同樣可以孕育專制。

布痕瓦爾德:橫臥在我們與威瑪之間的一道深溝

埃特斯山(Ettersberg)海拔並不高,還不到五百米,但卻是圖林根盆地和威瑪市的最高點。登高望遠,美麗優雅的威瑪盡收眼底。

1706年,威廉·艾恩斯特(Wilhelm Ernst)公爵委託建築師約翰·米策(Johann Mützel)在原奧古斯丁修道院的殘垣根基上建一座簡約的狩獵行宮(Jagdschloss),工期耗時六年。而具有巴洛克風格的新行宮(Corps de Logis)則完成於1740年。

公爵夫人安娜·阿瑪麗亞(Anna Amalia)在其子卡爾·奧古斯特(Carl August)上位後選擇埃特斯山行宮作為自己的夏宮。這裡曾經高朋滿座,名人雲集,如,大文豪歌德、哲學家約翰·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女歌唱家克洛娜·施略特(Corona Schröter)、作家翻譯家克里斯托托夫·馬丁·維蘭特(Christoph Martin Wieland)、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丹麥童話家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s)、德國劇作家兼詩人弗里德里希·黑貝爾(Friedrich Hebbels)等。賓主聚集在此,或演奏、或讀誦、或跳舞、或相愛,或對同行的作品評頭論足,激烈辯論。

埃特斯山的這個藝術家圈子當年被譽為威瑪的「繆斯庭院」(Musenhof Weimars),安娜·阿瑪麗亞還讓人在舊宮的宴會廳里建了劇場。歌德在此指導過《普龍德維勒年市》(Jahrmarktsfest zu Plundersweilern)、《在陶麗思的伊菲革尼亞》(Iphigenie auf Tauris)等劇目。多才多藝的歌德甚至親自擔綱俄瑞斯忒斯(Orest)一角,他的摯友克洛娜·施呂特則出演伊菲革尼亞。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歐陽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