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川觀點:古希臘文明和埃及的關係

2022-07-24 07:00

? 人氣

很多的強勢法老王(不分男女),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地下情人,更生下很多的私生子,雖然正式婚姻之兒女們較有法定地位,但私生子們也常常涉入權力鬥爭中。此同盟的利害關係,就要借助法老王的詛咒,來威嚇那些對此體制產生實質破壞的行為,即在公共形象上不能破壞此神聖體制,至於私底下的行為,就要靠各法老王自己的能耐去解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古希臘民族是一學習能力很強的族群,其文字直接套用鄰邦腓尼基人之文字改良而來(只多加上母音)。其在邁錫尼文明期,可能和來自埃及的先進殖民者,產生很多的衝突和融合。到西元前8世紀時產出荷馬的兩部大史詩,到了西元前5至4世紀左右,雅典城邦產生大量的戲劇文本,這些作品將大量古老民間流傳的故事,提升到悲劇文學的殿堂上。到其正式演出時,則是幾千人同喜同悲的氣氛在觀看。

當中伊底帕斯王和阿伽門農悲劇,幾乎已成為西方世界探索悲劇的典範。其核心處,卻是對埃及法老王亂倫體制的強烈反抗,也是在此反抗中,塑造出戲劇的張力,這種創造力的反應,正是古希臘社會對古埃及文明的吸收及反芻,其最高峰處就在托勒密王朝中顯現,亞歴山卓港所開創的成果,幾乎立下西方從西元初年到西元15世紀間的重要文化根基。

以歐基里德的幾何原本來說,中國的漢字文化圈直到19世紀才有全譯本,而其對西方人的邏輯訓練早已近2000年的歲月。

佛洛伊德。(Wikipedia/public domain)
西方文化人,莎士比亞、哥德、尼采、佛洛伊德、及海德格等,都以重塑改寫希臘文本為職志,這是在探索西方帝國主義思想,無法迴避的大課題。圖為佛洛伊德。(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西方從16世紀起,從葡萄牙、西班牙、法國、荷蘭、英國、德國、到現今的美國,無不以希臘與羅馬的文化為追溯其文明發源的依據。而由文藝復興時期起,此古文明異教徒的文化即不斷地滲透入西方文化的視野中。也因如此,早在1820年代起,希臘的獨立運動,就由西方的文化及政治菁英帶動下風起雲湧,這顯然要把這文化發源地拉入西方的懷抱。

在文化想像上,就將希臘留傳下來的文本不斷的複製轉化,為突顯希臘的獨特性,故意將近東文明的重要性貶低。德國的浪漫主義,進而創造出雅利安人的神話,認為雅利安人的入侵到希臘、歐洲、到印度,這群草原蠻族所建立的國家,才是西方文明的創造力來源。甚至連希臘的阿波羅神及蘇格拉底的哲學教誨,都被視為墮落的起源。西方文化人,莎士比亞、哥德、尼采、佛洛伊德、及海德格等,都以重塑改寫希臘文本為職志,這是在探索西方帝國主義思想,無法迴避的大課題。而埃及法老王的皇室內婚制,也值得研究古埃及歴史及文化學者進一步去深入探討。

*作者為成大講座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