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尊觀點:川普退出《伊核協議》給歐洲造成的困局

2018-05-20 07:10

? 人氣

作者認為,川普的言行是有些「瘋狂」,但他絕不是個瘋子。十分強勢地實踐「美國優先」理念,為了做到這點,他甚至可以不惜得罪朋友,或出賣盟友的利益。(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認為,川普的言行是有些「瘋狂」,但他絕不是個瘋子。十分強勢地實踐「美國優先」理念,為了做到這點,他甚至可以不惜得罪朋友,或出賣盟友的利益。(資料照,美聯社)

川普任職以來,不,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川普競選美國總統以來,美國及世界各地的輿論,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習慣將其稱為「瘋子」。的確,川普的言行是有些「瘋狂」,但他絕不是個瘋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先不說他就職以來所作的決定是否正確、他的言行是否符合一位元美國總統的常態和規範,但有一點誰也無法否認:他正在一步步地兌現其競選中作出的所有承諾,正在利用美國目前獨一無二的地位,十分強勢地實踐著他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理念。為了做到這點,他甚至可以不惜得罪朋友,或出賣盟友的利益。

有時甚至給人這樣的感覺:這位美國總統對戰略對手反而不會一意孤行,對盟友卻毫不留情。譬如,在貿易之爭方面,川普對中國雖然「漫天要價」,但依然知道回歸談判;但對德國和日本則幾乎懶得搭理,最多給個「緩期執行」的待遇。

實際上,對川普這樣一位「一切以實利為重,唯實力是瞻」的商人總統而言,美國的傳統盟友現已成為「喜佔便宜」卻「無力自保」的累贅負擔。

5月8日,川普正式宣佈退出《伊核協議》。該決定雖然不出所料,但依然震驚世界。特別是美國的歐洲盟國,對川普這次的措辭和高調非常吃驚。川普就是川普:任性中帶著算計。

北大西洋關係:本已脆弱,又添新堵

兩周前才被任命的美國新任駐德大使格雷內(Richard Grenell),上任第一天便立刻用頤指氣使的口吻和推特的方式通知德方該做什麼:「德國公司應該立刻減少對伊貿易。」

大使的作用本應是增進本國與所在國之間的理解,但格雷內的這種方式和口吻卻再次給本已脆弱的美歐關係蒙上了陰影。歐洲目前雖然還沒有能力與美國抗衡,但這次它不打算讓川普和格雷內如願以償。

歐盟外交事務高級專員莫蓋裡尼(Federica Mogherini)在川普宣佈退出決定後立刻表示:「國際核子能機構(IAEA)已先後十次出具證明,肯定德黑蘭至今並沒有違約行為。」她重申,取消對伊制裁是協議的一部分,歐盟將「全部和有效地」落實這些條款。德英法三國在此後的聯合聲明中也表示將繼續「為伊朗人民提供經濟好處」。

這場危機可能出現的三個結果及其相關的問題如下:

美國退出後,伊朗與其它所有簽約國繼續履行協議。問題是能堅持多久?畢竟伊朗履約的前提是其他方取消制裁,恢復貿易。如果美國對伊朗貿易採取新的和更嚴厲的制裁,協定將何以為續?

伊朗在看不到協議能給自己帶來足夠好處的情況下,也宣佈退出。重啟核計畫很可能是德黑蘭的一個選項,如果這樣,它在中東地區的主要對手(沙特和埃及)是否也會研製核武器?

伊朗退出後做出強硬反應:除重啟核計畫外,加強在敘利亞的軍事介入。伊朗與以色列本無直接邊界,但伊朗如果對敘利亞的影響增大,以色列就會有危機感,因為敘以之間是有共同邊界的。伊以之間的直接軍事衝突就會成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俄美屆時會如何應對?

不管是哪種結果,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中東本來危機四伏的局面將進一步動盪。這有損歐洲的安全和經濟利益,所以,川普的決定無異于把原先的「美伊衝突」轉化為「美歐矛盾」。這也是歐洲對川普的最大抱怨。

更讓歐洲感到寒心的是,華盛頓對盟友意見所表現出來的極大不屑和冷漠:歐盟在先期為挽救《伊核協議》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最後卻連讓川普用比較緩和的口吻來宣佈退出都未達到。

川普的決定對北大西洋之間的關係無疑是災難性的。歐盟這次沒有跟隨美國,而是站在德黑蘭一邊,這在不久前也是難以想像的。川普威脅制裁所有不順從的國家和企業,足以表明美國獨霸世界的強硬立場和態度,哪還有什麼「夥伴情誼」和「聯盟關係」可言。

歐洲的對伊貿易雖然規模不大,但近兩年畢竟增長頗快。僅德國機械出口這一項去年就增長了20%,總額高達9億歐元。根據德國工商會的統計數字,去年德國對伊朗的出口增長了16%。主席施魏策(Eric Schweitzer)說:「鑒於川普的制裁措施,這些貿易如今承受很大的壓力。」

這次面對川普的決定,歐盟不得不做出回應,表示將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據歐盟委員會發言人透露,布魯塞爾正在制定一項保護歐洲企業的計畫,但她未透露計畫的細則。可以想見的一個選項是,通過歐洲投資銀行(EIB)來為繼續在伊朗進行貿易的公司提供損失補償。

歐盟也可以像1996年那樣,對當時美國針對古巴、伊朗和利比亞的制裁措施制定保護歐洲企業的「反制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這又意味著歐美之間的矛盾將進一步激化。5月22日,歐盟貿易部長會議將就此做出決定。

為了緩和目前不和諧的歐美關係,美國國務院一位代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歐美一致認為伊朗的行為有威脅性,雙方只是在一些外交戰術方面存在分歧。美方僅僅在敦促和鼓勵歐盟企業停止在伊朗的投資。

觀察家一致認為,在北大西洋貿易關係本來就已不太和諧的當下(鋼鋁關稅),如果中東再亂起來,歐美關係必將更加風雨飄搖。

歐洲的尷尬境地

歐盟EU
歐盟EU

有專家表示,川普退出《伊核協議》的舉措,將作為「史上最糟糕的外交決策」,並拉開中東新一輪動盪的序幕。中東如果重新陷入亂局,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歐盟,而非遠在天邊的美國。

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是戰略性的,但中東局勢對歐洲的影響卻是非常直接的。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川普可以很任性地退出《伊核協議》,而歐盟則不得不為了自身的安全和經濟利益而與美國唱反調。

要瞭解川普決定的「危害性」,我們不妨先分析一下中東的地緣格局和《伊核協議》簽約方與這個敏感區域的微妙關係:

俄羅斯

俄本身是最大的能源出口國之一,所以它對中東的石油和天然氣並沒有需求。相反,中東越亂,對俄羅斯的能源生意好處越多。更何況,俄羅斯在克裡米亞危機遭到西方制裁後,正是通過介入伊核協定的談判和敘利亞內戰,方逆轉了自己在國際上的被動局面,掌握了相當程度的戰略主動權。

因此,《伊核協議》繼續存在或出現問題,對莫斯科而言,均可從中獲益:美國未退出協議時,俄羅斯與伊朗、土耳其聯手重新搭建中東戰略平臺,逐步削弱美國、沙特和以色列在當地的影響力;川普宣佈退出後,美國再次成為中東反西方力量的眾矢之的,普京什麼都不用做便可坐享其成。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jahu)在川普宣佈決定後立刻前往莫斯科便是一個很好的明證。

美國

「山姆大叔」如今對中東能源的需求已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說可有可無。但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其利益依然是全球性的。中東是全球地緣熱點中的熱點,華盛頓不可能作壁上觀。

美國與中東之間的地理距離,既是華盛頓的戰略優勢(戰火燒不到自己身上,所以可放開手腳大膽介入),又是戰略劣勢(客觀上限制了對該地區的直接投射,不得不在當地尋找代理人)。這就決定了美國的中東戰略永遠只會是:尋找盟友,製造亂象,不能讓敵友中的任何一方勢力過大。

伊朗是中東地區的一流地緣大國,符合美國的「潛在威脅」標準。只不過,奧巴馬在位時,美國對伊採取的是「條約制約」策略;而川普決意要做的是「釜底抽薪」,不惜成本對伊朗進行打壓。

他的策略很明顯:用高壓來迫使對方讓步。在朝鮮問題上如是,在貿易糾紛中如是,在伊核危機時將依然如是。

中國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極大,而且會越來越大;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中,中東的位置至關重要,無以替代。因而,該地區出現亂局從根本上說並不符合北京的利益。

中國的唯一優勢是,它與中東地區的各方均保持著相對友好的關係。這一點在出現危機時尤為重要:既可以助其在關鍵時刻成為協調各方利益的「中間人」,又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該地區的政情。因此,對中國來說,首先不希望中東地區出現動盪,但如果衝突不可避免,也有從中獲益的機會。

歐洲

在當今的國際舞臺上,以上三方基於實力均為可以「我行我素」的獨立行為者。川普可以任性作為,普京可以盡顯霸氣,習總可以軟硬並舉。可是,被視為「世界權力第四極」的歐洲(主要是歐盟)在國際重大問題上卻時常顯得捉襟見肘。在眼下的伊核危機中,其處境相當尷尬。

它在中東問題上有以下幾根軟肋:1)它對中東的能源需求很大,有相當的依賴性。2)歐盟的政治一體化尚未完成,決策效率不高。3)自身缺乏足夠獨立的安全體系,依賴美國控制下的北約。4)德法英(後者已脫歐)這三個領袖國相互掣肘,對外發聲相對微弱。5)北大西洋關係越來越脆弱,傳統盟友關係正面臨極大考驗。

美國這次告別《伊核協議》之前,德法英三國的領導人先後訪美,一個用「兄弟情」(法國總統馬克龍)去感染川普,一個用「務實風」(德國總理默克爾)去影響川普;一個用「鐵關係」(英國外相詹森)去說服川普。但他們的努力統統付之東流。

歐洲該怎麼辦?

出於自身安全和經濟利益,歐洲必須繼續堅持《伊核協議》。中東若亂,能源市場動盪,難民潮再起,恐怖襲擊增多,歐洲將成為主要受害者。

但基於上述軟肋,歐洲目前處於以下三重尷尬局面中:第一,若要挽救該協議,歐洲就必須給德黑蘭以足夠的經濟好處。第二,若要做到這點,歐洲就必須給自己的企業充分的風險補助或擔保,不然很難有企業會因為對伊貿易而放棄自己在美國的利益。第三,支持自己的企業繼續對伊貿易,意味著「頂風作業」,將北大西洋盟友關係當做賭注。

川普退出後,歐洲聲明將堅持協議,現在的問題是靠什麼來堅持?歐洲許諾給伊朗人民經濟好處,以換取德黑蘭放棄核計畫。但「經濟好處」需要依靠投資和貿易。面對美國強勢的制裁威脅,真正敢冒風險的企業、銀行和個人少之又少。時有政界人士抱怨說:政府在海外為本國的企業爭取利益,但危難時候,很少有企業會為自己的政府來擔當。畢竟生意不是道義,人道不是利潤。

回顧歷史,《伊核協議》的確來之不易,特別是歐洲人為此付出了許多心血。2003年10月,時任德國外長菲舍爾(Joschka Fischer)與英法兩國外長一起共赴德黑蘭,開啟了這個艱難耗時的項目。他們的繼任者也以不同的形式為解決伊核問題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2015年初,當時身為德國外長的施坦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甚至和他的主要助手們在瑞士洛桑的一家酒店裡蹲了整整一周,為之後的《伊核協議》搭好了框架。眼看,十多年年為此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很可能將化為烏有,現已擔任德國總統的施泰因邁爾深感失望。日前,他公開承認「和平外交正遭遇沉重的打擊」。

他的黨內同僚、現任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上任不久便面臨這麼棘手的外交事件:他一方面重申協議的必要性以及決不放棄的決心,同時緊鑼密鼓地籌畫在近日內舉行一次德法英外長會議,專門研討如何挽救《伊核協議》。

筆者結語

那麼,《伊核協議》真的還有救嗎?

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呂特根(Norbert Röttgen)明確表示了他的悲觀態度:「我們實際上對伊朗開不了什麼好價。誰在伊朗投資,就會遭到美國的嚴厲制裁,這是很難補救的」。所以,他預測有關企業會很快減少對伊朗的投入或完全撤離,並對《伊核協議》的未來不抱太大的希望,因為無論是柏林、巴黎還是倫敦,手中幾乎沒有可打的牌。

歐洲眼下正在走鋼絲:一邊要應對川普的高壓要求,一邊要勸說伊朗不要放棄。對此,呂特根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這件事再好不過地說明歐洲在外交上已經無助到了何種地步,因而是時候發展我們自己的安全和外交政策了。」

歐洲若真的能把眼下的窘境變為加速政治一體化的動力,世界第四極哪天或許還有出現的希望。但筆者現階段的觀點比呂特根更加悲觀:歐盟最終或許還將回歸零點,因為歐洲一體化雖然具備文化和宗教基礎,但各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太不相同,已錯過了攜手共進的歷史時機。

*作者為旅居海外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歐陽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