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3+4」搞得人仰馬翻

2022-05-15 05:30

? 人氣

這次的感染年齡層有很多的國小學童,尤其是小一到小三,和幼兒園的小孩,各縣市政府為了小學要停課或復課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對家長安排照護的工作也是一大負擔。(資料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這次的感染年齡層有很多的國小學童,尤其是小一到小三,和幼兒園的小孩,各縣市政府為了小學要停課或復課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對家長安排照護的工作也是一大負擔。(資料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從上個月中下旬開始,台灣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急速地升溫,確診人數不斷攀升屢創新高,去年恐慌的感覺似乎又回來了,去年的搶口罩防疫用品之亂,後來政府出手集中防疫物資,採用口罩實名制,一卡一包銅板價50元。今年的疫情再次急速升溫,這次搶的不是口罩了,而是家用快篩劑,政府也是出手了,快篩劑實名制,一卡一盒一口價500元。今年的通貨膨脹嚴重,似乎防疫物資價格也跟著膨脹到十倍之多。當然,物品是不同的,不可香腸比雞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快篩劑之亂似乎也告訴大家,與病毒共存的時間不遠了,去年出門口袋要有口罩,現在出門可能包包裡都要準備一支家用快篩劑了。因為不斷攀升的確診人數造成了不小的醫療量能負擔,加上目前確診患者絕大多數是輕症,為了避免醫療量能崩潰,政府比照韓國的經驗,請輕症患者在家居家隔離,而維持政府重要機能運作的相關人員則「以篩代檢」、「以篩代隔」的方式來維持一定的人力。這個方向都是正面的,也是將來邁向逐步開放的必經之路。不過從決策之時到實施之日,真有倉促上路之感。

「3+4居隔政策」人民真的了解了嗎? 適用對象是「與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3天,1人1室不得外出,完成接觸者匡列後「快篩」,這是第一天。隔離三天後第四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開始就可以外出,但要外出就是要快篩陰性才可外出,所以後四天就必須每天快篩至少一次。一卡領一盒5支,如果遇到一位確診的人,額度就用完了。有些場所上班,還得每天快篩,難怪民眾要搶購快篩試劑了。從居家隔離到正常上班,用的快篩試劑就遠遠超過一卡可領的額度了。

由此筆者的認知來看,以目前疫情升溫的速度,職場的同事、朋友群中,很可能下一個確診者就會在我身邊,我很可能就是那位適用「3+4」政策的人,我能不準備快篩試劑嗎? 但現階段國內快篩試劑的存量大大的不足,藥局早已賣磬,只能靠政府的徵收配送,大排長龍的人流結果是,政策的下達和執行真的很倉促,但要怪,只能怪病毒的傳播速度太快了。

這次的感染年齡層有很多的國小學童,尤其是小一到小三,和幼兒園的小孩,各縣市政府為了小學要停課或復課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對家長安排照護的工作也是一大負擔。職場上的工作不能說放就放,但現今的小家庭又無多餘人力可以照料小孩,只能再去找相關的托育機構幫忙,會不會又造成另一個區塊的群聚感染。這些相關的配套措施,似乎也是需要考量的。中央政府對疫情的決策反應是很快速的,下達命令的速度也很有效率,但是地方人力不足的問題一直沒辦法解決,衛生、戶政、警政系統的人力量能嚴重不足,現今「3+4」造成居隔的人數暴增,第一線人員幾乎累得人仰馬翻,教育單位的人員也不惶多讓。

*作者為立法院公務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