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專文:從「發現蔣渭水」到「守護蔣渭水」

2018-05-07 05:50

? 人氣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台灣近代民族運動歷經兩次路線之爭,第一次路線之爭,確立臺議運動的共同奮鬥目標,促成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空前的大同團結;第二次的「左右傾辯」、「民族運動與階級鬥爭」之爭,卻造成文協的公開分裂,以及其後主要的抗日團體內部先後又自行分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致地說,文協分裂之後的抗日運動,已進入新的階段,變成一種能「撼動當局施政」、動搖「日本國策」的「真劍的解放運動」。此一階段的主要抗日團體,包括新文協、農組、民眾黨、工總、台共,無論就理論、組織與方法,均與舊文協時的抗日團體大不相同,大都強化組織,嚴格紀律,且表現出革命化、尖銳化、大眾化與國際化的特質,而成為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上戰術最講究、方法最激烈、動員人數最多、爭議事件最多、被檢舉次數最多、入獄人數最多、入獄時間最長的時期。這種歷史背景也解釋出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真正偉大的領導者」,為什麼一定要到1927年以後才會產生。

在1927年以後出現的「真正偉大的領導者」之中,特別值得一提的,便是蔣渭水。由於蔣渭水的稟賦與特質、勤奮與使命感,他所具有的「徹底的性格與不妥協精神」,以及更重要的,在面臨大時代的考驗時,他不迴避,不退怯,不離開戰場,不患「輕率過激」的「小兒病」,也不患「反覆無常」的「老衰病」,在「把持理想」與「凝視現實」之間,以客觀的態度,科學的方法,置身風暴中心,與時俱進,不斷精進,努力從日本本土與中國大陸兩大方向,針對台灣的特殊情況,並結合本身累積多年的實踐經驗,為空前激盪的社會運動尋找出路。他所提出「以農工階級為基礎的民族運動」路線,便是在理論與實踐不斷探索下發展出來的。經由民眾黨的實踐與證明,蔣渭水的「抗日模式」和「抗日效應」,如放在二十世紀二0年代到三0年代的歷史舞台上,無論和世界上任何國家的代表性人物相比較,都讓後代子孫不但感到毫無遜色,更會引以為榮。

  5.守護

從1931年蔣渭水逝世到今天(2016年),在這85年間,1976年全世界第一本《蔣渭水傳》的出版是守護蔣渭水的分水嶺。以這個為分界,我將守護蔣渭水的工作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931年的「大眾葬」到1976年《蔣渭水傳》出版前;第二個階段是從1976年《蔣渭水傳》出版後一直到今日。

1931年8月23日,台北市的永樂座(今迪化街)是蔣渭水告別式的舉辦地點,這一天日本統治當局下令,不准發表蔣渭水的遺囑,要求檢閱弔詞,禁止弔歌,並在葬儀行列所經之處,派遣武裝警察監視。即便在總督府種種禁令的干涉下,仍有超過五千名的台灣民眾自動參加蔣渭水的大眾葬儀,成為「臺灣空前葬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