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專文:從「發現蔣渭水」到「守護蔣渭水」

2018-05-07 05:50

? 人氣

(七)2007年,台灣研究基金會為紀念台灣民眾黨創立八十週年,邀請馬英九和謝長廷以總統候選人的身分,在蔣渭水身影下,進行「政治與歷史的對話」座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八)2010年,由音樂時代劇場製作、楊忠衡擔任總監、殷正洋、洪瑞襄主演的「渭水春風」音樂劇,正式上演。在馬英九第一任總統期間,中央銀行發行「蔣渭水紀念貨幣」(拾圓)。此為我國有史以來首次發行非國家元首肖像之流通貨幣。

(九)2011年,台灣研究基金會舉辦蔣渭水先生逝世八十週年紀念,馬英九總統親臨參加。台灣研究基金會、義美文教基金會共同製作:「台灣的孫中山——蔣渭水」紀錄片。

(十)2012年,由章蓁薰擔任編劇、導演的「總督府風暴——『台灣第一反』—蔣渭水」動畫片,正式放映。

(十一)2013年,台灣研究基金會首度和中國大陸的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共同 舉辦紀念蔣渭水學術研討會。

(十二)2015年,宜蘭縣政府(時任縣長林聰賢)和台北市政府(時任市長柯文哲)合辦蔣渭水移靈事宜,由台北市六張犁公墓遷回宜蘭縣礁溪鄉櫻花陵園渭水之丘。在馬英九第二任總統期間,於總統府設置「蔣渭水廳」。

(十三)2016年,宜蘭縣議會、宜蘭縣政府與台灣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蔣渭水先生逝世八十五週年紀念。陳建仁副總統親臨參加。為紀念台灣文化協會創立九十五週年、蔣渭水先生逝世八十五週年,台北市政府主辦,台研會合辦,共同舉辦「1920年代台灣先賢精神遺產的現代意義」研討會。

這個時期追念蔣渭水的特色,最明顯的便是追念方式與層面更加的多元且深入。追念的方式由民間發展到官方;追念的層次由政治面發展到文化面;從演講、座談到音樂劇、動畫片、畫展;從設立紀念園區到高速公路命名;從央行發行流通幣到總統府設置渭水廳……可以這麼說,蔣渭水逝世八十五年來,從沒有出現過像最近四十年的追念活動這麼密集、這麼頻繁、這麼有系統、層面又這麼寬廣、內容又這麼多元。一位在日本統治期間領導台灣人民抗日,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逝世後在自己畢生奮鬥的土地上,幾乎被遺忘半個世紀的蔣渭水,經由這四十年來的守護,終於復活了。蔣渭水的復活,也代表台灣一種「精神復興」。

20170403-清明連假第三日,國道五號坪林段雙向車多,但並未塞車。(顏麟宇攝)
追念蔣渭水的層次由政治面發展到文化面;從演講、座談到音樂劇、動畫片、畫展;從設立紀念園區到高速公路命名,圖為蔣渭水高速公路。 (資料照,顏麟宇攝)

六、結語

大約四十多年前,當台灣還處在戒嚴時期,當時的政治氣氛一旦被歸類為「左派」者,很有可能就會被送往「綠島」唱「小夜曲」,我則在台灣分館,聚精會神專注於台灣近代民族運動與當時被戴上「左派」帽子蔣渭水的研究。

當全世界第一本《蔣渭水傳》出版時,蔣渭水世代的絕大多數人,都已作古,所剩不多的人,又飄零在天涯海角,默默渡其殘生;整個世代,有如黃昏的太陽,已在愈來愈矇矓的地平線上逐漸褪色消失,為他們畢生奮鬥的土地、人民與民族所遺忘。對於這樣悲愴淒涼的畫面,經由歷史的探索,當時我卻很篤定,也很自信,認為這種局面總有一天會改變。自1976年發現蔣渭水迄今,追念蔣渭水的活動,已由個人的紀念進而為黨外集體的紀念、又擴大為國內兩個主要政黨(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共同紀念;2013年以後,更跨過台灣海峽,成為兩岸共同的紀念。經過四十年來的守護,我可以告慰的說,蔣渭水世代已不再孤單,他們所代表的精神將世代相傳,蔣渭水精神也儼然成為台灣精神的主要內涵,更成為兩岸人民共享的歷史追憶。

1931年8月5日,蔣渭水逝世後,佈置在大安醫院的靈堂,上書「精神不死」,下書「忠魂充漢室」,這兩幅聯是守護蔣渭水所應謹記在心、不能或忘的。

*作者為台研會創辦人。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被提名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