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來到第75天,全世界的目光將聚焦在莫斯科—紅場—克里姆林宮,仔細聆聽俄羅斯戰犯總統普京的演說。那天是蘇聯/俄羅斯「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普京演說勢必再三對「勝利」致意,世人關注焦點則是:他會宣布俄軍在烏克蘭這場「特殊軍事行動」獲得勝利嗎?國際事務網站「GZERO」5日做了精要的分析。
偉大的衛國戰爭(Great Patriotic War)就是二戰時期打了將近4年(1941至1945)、蘇聯軍民死亡2700萬人、以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收場的「德蘇戰爭」。從蘇聯時期到今日俄羅斯,每年到了5月9日這一天,大規模的慶祝活動必不可少,排場最大的自然是閱兵,普京(Vladimir Putin)當政20多年樂此不疲,視為宣揚其大俄羅斯民族主義最重要的場合之一 。
今年,第七十七個勝利紀念日,普京的處境似乎有些(或者)非常尷尬。2月24日開打的入侵烏克蘭行動,原本顯然是要師法納粹德軍入侵波蘭、征服法國的「閃電戰(blitzkrieg)」,結果閃電成了悶雷,烏克蘭軍民抵抗入侵者的意志與戰術遠超過各方預期,俄軍圍攻基輔(Kyiv)的關鍵行動灰頭土臉收場。對全球第二大軍事強權而言,難堪。
從4月中旬開始,俄軍改變戰略,集中兵力,企圖擴大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地區、東南部亞速海(Sea of Azov)沿岸的佔領地,聯結2014年併吞迄今的克里米亞(Crimea),進逼烏克蘭經濟命脈所繫的奧德薩(Odesa)。以目前形勢看來,俄軍確實有較高的勝算,但進展仍不如人意。
戰火焦點在頓巴斯與克里米亞之間的馬里烏波爾(Mariupol)。這座位於亞速海北岸的港市有如70多年前被納粹德軍圍攻的史達林格勒(Stalingrad)與列寧格勒(Leningrad),烏克蘭守軍已經撐了2個多月,殘部「亞速營(Azov Battalion)」目前仍堅守市郊一座佔地廣大的鋼鐵廠(烏克蘭版的八百壯士與四行倉庫?)。如果俄軍能在這兩天徹底擊潰被俄方貼上「極右派、新納粹」標籤的亞速營,或許普京還真的有臉宣稱勝利,完成對烏克蘭「去納粹化(de-Nazification)」的任務,儘管他的真正目標「去烏克蘭化(de-Ukrainization)」八字還沒一撇。
馬里烏波爾不但位處要衝,它的得失也將深刻影響烏克蘭經濟。有跡象顯示,俄方將把馬里烏波爾當成樣板城市,9日當天甚至可能會在當地舉行「慶祝活動」。此外,普京也可能比照頓巴斯的頓內次克(Donetsk)與盧甘斯克(Luhansk),在新佔領區成立更多的「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s)」;或者比照克里米亞,直接鯨吞。
領土的擴張固然可以貼上「勝利」標籤;但是對照一下俄羅斯在2月24日之前、2月24日之後的國際處境,「勝利」這個字眼好不諷刺:「侵略者」俄羅斯如今蒙上戰爭罪行的惡名;淪為希特勒(Adolf Hitler)納粹德國之後歐洲最惡劣的侵略強權;遭到歐美先進國家制裁與孤立;歐洲順勢從俄羅斯能源「斷奶」;美國與北約(NATO)盟邦為烏克蘭送上源源不絕、檔次越來越高的武器,每一項都可能是俄軍的噩夢。
更糟的是,普京口口聲聲攻擊烏克蘭是要反擊「北約東擴」的威脅,但今日北約不但聲勢達到創立70多年來的新高峰,而且可望在6月迎來兩個重量級新成員:芬蘭與瑞典。看看歐洲地圖,如果尚未加入北約、短期內也不可能加入的烏克蘭對俄羅斯形成「威脅」,那麼普京要如何形容芬蘭與瑞典呢?
如果要普京宣稱勝利有點困難與尷尬,他倒是可以選擇「宣戰」,將「特殊軍事行動(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升格為戰爭,畢竟前者除了掩耳盜鈴的醜態,唯一的作用就是向俄羅斯民眾保證戰局會是關門放狗、速戰速決。如今戰事已進行10周,終局遙遙無期,談判不見進展,俄軍損失慘重,烏軍外援雄厚,普京可能得藉由宣戰來要求俄羅斯民眾,為他的侵略大業共體時艱。
烏克蘭官員還預期,普京會在9日下達大規模動員令。開戰之初,普京曾向國民保證只會動用職業軍人(志願役),不會讓義務役(18至27歲俄羅斯男性需服一年兵役)。獨裁者的承諾一文不值,普京這張支票其實早已跳票,而且有鑑於前線損兵折將,他在9日可能會正式做出動員義務役官兵的決定,風險則是讓更多俄羅斯青年淪為砲灰,家屬化悲憤為力量——反政府的力量。
為了將戰爭、大規模動員正當化,普京有可能向北約做某種形式的「宣戰」,一方面鼓舞民族主義,一方面嚇阻北約持續援助烏克蘭,作法可能包括經濟戰、網路戰、攻擊北約軍火運補機制等。
普京9日的演說/喊話既是對內,也是對外,各國政府將從字裡行間解讀,試圖掌握這名獨裁者與侵略者當前的心態:烏克蘭戰況發展是否改變了他的作戰目標?他的戰略有無足以影響烏克蘭與北約風險的變化?如果他重新定義何謂『勝利』,是否為為終結戰事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