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抱股置產、大富大貴─複利18%成就百億身價

2018-05-13 06:30

? 人氣

台灣的財金資料庫系統(如TEJ)的董事持股僅提供1990年之後的資訊(如圖1所示),股票報酬率資訊則追蹤至1971年,讓我們可以得到一下資訊:在1971年投資台塑,至2017年的累積報酬是1974倍;南亞股票則是1113倍。台化股票在1984年才上市,到2017年的累積報酬是70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應於以上三項累積報酬的年化報酬率,分別是台塑18%(即18%的46年複利等於1974)、南亞16.5%、台化13.7%。經濟日報標題所謂「李志村抱台塑股獲利2,000倍」的正確性,也就呼之欲出了!

李志村在1958年從成功大學化工系畢業,是台塑錄取的第一位大專生。到了1971年,李志村的年紀約35歲,已經結婚生子,再根據經濟日報敘述的「為了結婚…當初以約400萬元買下的房子,翻漲至1,000多萬元,讓他快速賺了好大一桶金。」我們可以推論李志村在1971年投資$1,000萬在台塑股票(或其他比台塑股票更優的投資工具),經過46年的2000倍報酬,就相當於2013年之後的$200億!

所以在表面上,李志村僅持有2000張台塑股票,不能和張忠謀持有的12萬張台積電股票同日而語,但他擅於投資台北市精華區房地產。我們可以因此而主張,李志村的投資績效打敗僅投資台塑股票的投資策略績效。

公教人員的18%是單利,不是複利!

我在「無股小貧無房大貧,上班族薪水真的過低!」說明:沒有房地產的人,就不能搭上國民所得帳的「固定資本消耗」走勢,人生走向「大貧」命運;沒持有績優股票的人,就不能搭上「營業盈餘」走勢,人生走向「小貧」命運。李志村的故事活生生地告訴我們:有房有股,大富大貴!

李志村的例子更說明,18%經過46年的複利,可以讓$1萬元變成$2,000萬,讓$10萬元變成$2億,讓$1,000萬元變成$200億!如果李志村當年和管念中做相同的選擇,去當公務員,他(原本)也可以享受到18%的報酬率。不同的是,法令規定投資上限是200萬,每年僅能獲利36萬,沒有複利成長機會。

最後,我必須再強調一次李志村說的:「年輕人初入社會,一切都得憑著苦幹勤奮,靠著勤勞克儉,儘量存錢,要先有一筆錢,再來談理財。」下次,我持續談管念中與蔡育元的故事。

*作者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