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玓觀點:改編、國際化,與台灣因素─關於《在車上》的幾個疑問

2022-03-17 05:50

? 人氣

《在車上》劇照。(東昊影業)

《在車上》劇照。(東昊影業)

過去幾個月來在台灣最受矚目的外國電影之一應該就是日本導演濱口竜介的新作《在車上》(Drive My Car)。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一般電影愛好者的圈子裡,這部已經獲得多項國際電影獎,也正在角逐202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的電影,談論度可以說是相當高的。我們也已經看到許多影評的出現,其中也不乏就整部電影的表現做出完整討論的。

雖然不是完全贊同這些論點(我稍後會回應部分),可是我覺得自己不見得可以寫的比他們好,所以這裡並不打算做一個完整面向的回應評論。這篇文章要做的是討論幾個這部電影所引發的「問題」,包括電影本身,也涉及電影的外部。第一個是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問題,第二個是這部電影的國際化問題,最後則是台灣跟這部電影的關係。

開村上春樹還是濱口竜介的車

《在車上》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村上春樹的作品長期以來在臺灣擁有廣大且狂熱的讀者,應該也是《在車上》受到矚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當然可以理解每個人對於村上春樹作品的感受不同,對於他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的期待和評斷也一定不同,不過,某些《在車上》的影評說出「電影完美地詮釋村上春樹小說的內涵」或「電影如實傳達了村上春樹小說的氛圍」之類的讚頌,基本上我覺得那就是在胡扯。

首先,關於文學作品改編電影,我想大部分的觀眾都了解,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影史上,鮮少有「成功」的案例。當然,什麼叫「改編成功」有不同標準,不過從喜愛原作的書迷來看,改編電影是絕對不可能讓人滿意的。那麼為什麼電影創作者還是前仆後繼樂此不疲?

一個原因可能是被原作迷倒,喪失理智。另一個原因是,電影創作者覺得自己找到了「好的」改編方法。濱口竜介是不是前者我不確定,但他應該確實是覺得自己找到了好方法。

這個方法是他的改編不是只單純來自村上春樹這本集子裡的同名短篇〈Drive my car〉,而是巧妙地把書中幾個不同故事的元素融合進劇本裡。把短篇小說改編成電影本來就比改編長篇小說要相對自由,因為原作情節和角色較少,電影創作者的發揮和介入的空間就大。而濱口竜介融合多個故事的元素,更讓觀者無法就單篇故事的還原程度來追究電影內容。

不過,評論者可以說,儘管濱口竜介融合了幾個不同故事的元素,但他還是成功地拍出小說的氛圍和內涵。正是在這裡,我覺得這類說法大有問題。

就主旨來說,村上春樹這本小說集所有故事要傳達的其實是書名本身:(異性戀)男人們,特別是中年男人們,儘管從成為男人以來是如何站在主控的位置看待女人,終究要明白,其實最弱的是男人自己;甚至在女人離開他時(無論身體或精神上),不堪一擊。沒有了女人的男人們,根本就是沒了靈魂,雖然活著,但其實已經死了,或正在死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