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為什麼喜歡武俠片?

2015-02-19 05:30

? 人氣

現代以來在武俠文化上最成功的,小說家是金庸,電影家是徐克。金庸的小說承上啟下,繼承了傳統武俠話本的特點,又引進現代小說和文化。同時,一連串的政治隱寓、預言也標誌著金庸傳統士大夫知識份子的身份。而徐克的電影一方面同樣也有對政治、社會現實的隱寓,但最大的貢獻是把武俠文化本身的娛樂魅力無限放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對超現實、超人的嚮往,這存在於許多民族之中,就像美國,其科學進步是一面,其喜歡蜘蛛俠超膽俠的幼稚心態又是一面,《銀河護衛隊》中搶奪毫無科學根據的石頭,正如武俠小說中對武林秘笈的爭奪。在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之後,手持光劍砍人的軟科幻《星球大戰》也將失去魅力。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武俠,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意義,在和平盛世(也多是平庸時代),武俠是娛樂文化的代表,清代人聽《三俠五義》,正如好萊塢戲院放《神奇四俠》。在亂世,武俠是一種寄託,是戰鬥的旗幟,當然有時也是精神鴉片。

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禁錮中,武俠代表了對體制的叛逆,對自由的追求。而在聲光影畫的現代,武俠則是中國文化中唯一能在娛樂性上與世界電影抗衡的片種(所以也成為各大導演闖蕩好萊塢時的首選),所以西方有科幻,中國有武俠,不是我們落後,而是兩者本質上相同(有科學根據的硬科幻觀眾群其實很小),都是人類內心深處,對人類超出人類能力的一種根深蒂固的嚮往。

*作者為媒體人、作家、編導。(本文原發《現代畫報》,轉載自騰訊大家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