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觀點:戊戍年,務須謹慎以對,或有變!

2018-02-22 07:00

? 人氣

圖為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賴清德出席「法鼓山2018除夕撞鐘」祈福活動(總統府)

圖為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賴清德出席「法鼓山2018除夕撞鐘」祈福活動(總統府)

今年在中國傳統曆法干支上是戊戌年,也是一個令人心驚肉跳的紀年。因為也無須參考任何來自超自然力量的說詞法語,只需要翻閱史書就知道自有中國近代史以來,國於戊戍年都有改變全局的大事發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西元1838年,即清道光18年,道光帝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至廣東禁菸。因而釀成急轉直下的一場巨禍。魏源形容為「自西力東漸以來,千里海疆由天險化為通途,開我華夏四千年未有之奇變。」中國史與世界史至此開始全面對接,這是開啟整部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戊戍年。

1898年,即清光緒24年,是華語文世界都很熟知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二個戊戍年。這一年在北京朝廷發生的戊戌變法,又稱戊戌維新,是清朝的改革派力量應對上一個戊戍年以來,西方勢力叩關一甲子後,之於整個國家體制進行調整的總回應。至盡於百日後舊黨反撲成功的戊戌政變,康梁出走而六君子血濺菜市口,也都算入是這個戊戌年改寫歷史的大動作。

1958年,中國近代史的第三個戊戌年,這一年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發生三面紅旗,人民公社與大躍進的狂熱群眾運動,想要快速使得中國徹底重工業化。這是一場人民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極為劇烈的政治經濟社會實驗。兩岸同時也發生823以降的海空衝突與炮戰危機,堪稱兩岸關係最嚴重碰撞的一年。

台灣人千萬別認為海峽兩岸一邊一國,戊戍年的中國發生何事,都與我無關。歷史上前三個戊戍年間所發生的巨變,每一起都與台灣發生緊密關聯。

民國47年的八二三砲戰(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1958的戊戍年─民國47年台海爆發八二三砲戰。(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欽差大臣林則徐至廣東禁菸,後來引發了英國艦隊來華武裝報復,史稱鴉片戰爭。在台灣史研究在台灣已經蔚為顯學的今日,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鴉片戰爭當時也來過清領下的台灣。

在清朝的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古文運動安徽桐城派,其中一位大師姚鼐的姪孫姚瑩,嘉慶十三年中進士,本身也寫得一手好文章。桐城派門人學問養成的風格就是不尚虛辭,留意實績。在桐城派全集中姚瑩與叔公姚鼐的作品,往往合為一冊收錄。姚瑩文章寫得可能沒有叔公好,但在晚清的變局中辦理內外政務上,堪稱允文允武井井有條,卻是姚鼐所不及。桐城派學者在19世紀中葉後中國勢如鼎沸的亂局中,挺身而出經世濟民練兵參戰的,姚瑩當是第一個,卻不是最後一個。後來的曾國藩李鴻章,都可算是他的師弟。

在清朝統治台灣212年期間,姚瑩是個台灣史上不可淹沒的人物。他在嘉慶年間任台灣縣知縣與海防同知,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曾到噶瑪蘭(今宜蘭)擔任通判,在噶瑪蘭任官期間曾撰寫『噶瑪蘭史』,是台灣史上開發東部且書寫紀錄的先驅。

清道光18年,也就是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第一個戊戌年,姚瑩調任台灣兵備道。作為當時清領台灣防務上最高級別的軍政官員,他率領清軍與他一手訓練的台灣本地民團嚴密佈防台灣。鴉片戰爭爆發後,英國軍艦曾到達台灣基隆與台中的大安港,均被姚瑩與台灣鎮總兵達洪阿率領的清軍與鄉勇所俘獲。整場戰爭期間,英軍從廣東珠江口一路北上打到南京長江口,遇到清軍基本上都能摧枯拉朽,如入無人之境。在此戰線上的總兵、提督、都統甚至兩江總督等清朝高級將領文武官員,有裕謙、關天培與陳化成以下十多人自盡或陣亡。戰區內的清朝領土,唯獨在孤懸海外的台灣,於此交戰的3年內竟從無一敗績,也算是晚清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但當代的台灣人大都只記得中法戰爭的劉銘傳,很少人知道鴉片戰爭中的台灣還有個文武全才的姚瑩鎮守著。誰還能說史上清朝派赴台灣的官吏,全都是些不堪聞問的糟渣呢?

1898年的戊戌變法,發生之時台灣雖已被日本統治。但是這次變法所奠定的傳統中華法系轉向學習繼受西方的法律政治制度,用西方國家的運作方式改造並治理一個全新的國家,基本上奠定了兩個甲子以還中國歷史前進的大方向。1902年起被八國聯軍打出來的清末新政與官制改革,在戊戌變法的基礎上走得更多更遠,後來演變成了比照西方國家,設置國會並制定憲法與各種成文法的清晰訴求。入民國以後從北洋到國府,乃至於台灣現行遵奉施行的六法體系,大致上都按這個規範系統的精神來運作。故在台灣現今每一個在法律與政治相關領域的就學或從業人員,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都可算是戊戌變法的繼承人與追隨者。

1898年,戊戍變法主要人物。(維基百科)
1898年,戊戍變法主要人物。(維基百科)

1958年中共統治下的新中國,建國9年以來工業化速度有極為驚人的增長-建國時全中國年產鋼不足50萬噸,1958年產量為535萬噸。因此中共高層總覺得如果再拼一把,根據這幾年的速度這時應該可以拼個年產上千萬噸。然後就爆發了改寫全中國歷史的大躍進與三面紅旗,乃至於餓死幾千萬人的大饑荒。同時在蘇聯援助下建立的海空軍與高度現代化的陸軍,經過韓戰與一江山戰役的歷練,也都有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戰力。這一年爆發的長達幾個月的823炮戰與海空交戰,成為兩岸關係最劇烈的衝突,也成為兩岸關係至今鬥而不破,收放自如的對峙狀況基本態勢。

現在我們所處在這第四個戊戌年,不知又當如何?小心謹慎以防變局,總是對的。

今年過年南部有一間宮廟抽到國運籤,在解釋上又是下下籤,引發台灣社會的熱議。本文無意為任何超自然力量背書,但從籤詩文詞上看來其實也並無裝神弄鬼之處,作詩者頗有些致君堯舜上的用意。也倒是有些可以對照折射現狀之處,國人應該留心。

卦名「漢李廣父子陣亡」,歷史上當然絕無此事。但是這仍有可以值得我們聯想留意之處,在現實政治中也算有所對應。西漢武帝時老將李廣,因在衛青麾下對外作戰,卻因迷路而未與匈奴交戰,而犯延誤戰機罪受到責問。李廣心高氣傲,不願受軍法審判,憤而自殺,而非陣亡。而李廣的長子李當戶與次子李椒的具體死因不明,史料上未做交代。三子李敢則因此大恨為復仇與大帥衛青發生激烈衝突,被其外甥霍去病記恨。衛青雖未責難李敢,但霍去病吞不下這口氣,為其舅舅報仇,因此藉著打獵的機會,故意射殺李敢後假稱為誤殺。

李廣父子非陣亡卻都橫死的歷史故事,啟示著西漢當時軍人集團內部派系之間的激烈衝突,也頗多有可燭照台灣現狀的涵意。李廣家族的歷史也並非到此結束,其長子李當戶的遺腹子李陵長大後也當上將軍,後來率部與匈奴作戰時兵敗被俘投降,因此他全家均為武帝遷怒所殺,這一段更可以給當代台灣借鏡。

不怕本無其事的李廣父子陣亡,只怕將來會發生李陵被俘投降。在此台灣面對外部防禦安全態勢已經愈發嚴峻的危急時刻,台灣社會對軍人態度與給付夠好嗎?軍人待遇優厚嗎?士氣高昂嗎?假如現在已經有了李廣難封的險情,將來還會否出現李陵投降的窘境,值得台灣社會深思。

南鯤鯓代天府抽到的國運籤,兆頭並不好。(翻攝自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抽到的國運籤,兆頭並不好。(翻攝自南鯤鯓代天府)

至於籤詩說的話就更有趣了,姑且不論寫詩者為何人,確實很切合當前台灣社會的困局。命內正逢羅孛關,是說國家現在遇到了災星高照的凶關,對照2018年國內外的變局,看來確實如此。有某公將此句強解為只有男人會倒楣,女人沒事。先不說論理過程為何,此公於該節性別平等意識不知何在?

用盡心機總未安,是說治國耍弄太多心機,老是講一些○○是我心裡最軟的一塊之類的屁話,事實上卻是軟土深掘。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當然總是不可能安定局勢。

作福問神難得過,是因為尚書有云:「天明威自我民明威,天明視自我民明視」。上天看的事情,就是從人民的角度來看。老天爺要對執政者震怒發威的話,就透過那些跟政府嗆聲示威的民眾行動。當人民對執政者悲怨交加,在上者不思悔改,只使用許多祭拜賄賂的手段作福問神,神明即使有靈也不會買帳。

恰是行舟上高灘,某公將此句強解成就像是看到小魚逆流而上一樣,這種解法對君上的馬屁功力的確一流,但寓意完全牛頭不對馬嘴。民進黨完全執政以來,明明半數以上民眾都反對,但非要陸上行舟橫柴入灶,卻還自我感覺良好,一定要強行去做的事情難道少過了嗎?社會公眾一看就知道就是行舟上高灘胡搞一通,還把反對者都打為反改革勢力,當然一步步就會走到國運如絲的絕地。

其實在過去前三個戊戌年發生的巨變,給我們的歷史教訓總是先有危機,但只要政府與民眾同舟共濟應變得當,最後也都能化險為夷,在變革移鼎中開闢全新的局面,以有效因應外部世界的變化。這首下下籤詩中的語意,也無非鼓勵執政者常與社會對話,以誠相待,多問蒼生少問鬼神,不要一意孤行。既然該來的總是會來,只要台灣社會整體上都保持臨事以謹的審慎態度,與變法圖強的堅定意志,絕對是不會錯的。

新的一年,祝福台灣!

*作者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律師考試及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宗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