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輝觀點:請拋棄立場,共同為核廢料找個家

2021-08-21 05:45

? 人氣

高階核廢料採「深地層處置方式」將用過核子燃料埋藏於深約300至1000公尺之穩定地層中,以與人類生活環境隔離。(資料照,美聯社)

高階核廢料採「深地層處置方式」將用過核子燃料埋藏於深約300至1000公尺之穩定地層中,以與人類生活環境隔離。(資料照,美聯社)

今年(2021)7月1日,運轉40年,運轉績效排列世界前茅的核二廠一號機也因「用過燃料無處可放而必須強迫」停機。同時,一直以反核為其目標的執政黨也順勢宣布這部機「提早」除役!再深一層考慮,這部機的用過燃料將放何處?不知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看2019年,開始步入除役階段的核一廠,二部機的原子爐內,仍有滿滿的核燃料。爐子裡,滿滿的核燃料,能夠進行實質的除役、拆除設備嗎?不可能?

用過燃料的處置不解決,除役是「喊爽的」

用過燃料的處置不解決,除役是「喊爽的」,延役也不可能。用過燃料不解決,除役真的是「鴕鳥式」的滿足意識型態罷了。

姑且不論除役對台灣經濟及電源之影響,我們先來看看,核能先進的國家,他們對用過的核燃料,如何處理?

台灣的核電廠都是美國系統,當時建造也是完全根據美國法規及工業標準,每年機組的大修、更新設備也是完全根據美國的核能法規及工業標準來進行,台灣的原子能委員會,只是扮演著監督者的角色罷了。

美國對用過核燃料如何處理?

在1970末年代和1980年代初,美國許多核能電廠已經警覺到廠內的燃料池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用過燃料。因此核電公司開始尋找用過燃料的最佳處理方式。通過全面綜合的研發,核能電業者和政府的共同結論為「核能電廠廠內乾儲是用過燃料最安全且最實用的選擇」。

1986年,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USNRC)批准美國第一套乾式儲存裝置,(位於弗吉尼亞州Surry核電廠),從那時起核能電廠廠內乾儲沒有發生過任何安全性的問題。美國所有核電廠都在使用這種方法處理用過核燃料的問題。

用過核燃料最終地質貯存(取自經濟部)
用過核燃料最終地質貯存。(資料照,取自經濟部)

華裔的核電專家,蔡維綱博士(曾任美國Exelon電力公司核能副總)他曾經語重心長地寫了一個訊息给我⋯⋯

「從2000年以來,使用核廢乾儲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士、西班牙、比利時、英國⋯⋯俄羅斯也正在實施類似的系統。」

「廠內乾儲的觀念對台灣鄕親真的那麼難接受嗎?美國所有核電廠都在這樣進行,全球大部分的核電國家也是一樣,安全紀錄很好。」

國際間高階核廢處理的狀況

國際間已經充分證明高階核廢料採「深地層處置方式」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將用過核子燃料埋藏於深約300至1000公尺之穩定地層中,以與人類生活環境隔離。芬蘭於2004年在奧基洛托(Olkiluoto)建造高階核廢料深層地質實驗室,芬蘭政府已於2015年11月核准申請,該深層地質處置設施規劃於2023年啟用。

芬蘭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瑞典、法國正仿效芬蘭的作法,繼續推進中。這些國家的作法,不僅符合環境保護原則,也考量了跨世代正義的問題,為國際間所認同與推薦。

實質論,高階核廢料的儲存,技術並不困難,最難的地方,就是「政治」的問題,美國無法設置核廢最終處置場所,也是政治的困擾;我們(台灣)尤甚!

一個蘭嶼儲存場,每次選舉就是政治議題,一個低階儲存場,都是背景輻射的離島儲存場所,都遭遇如此命運,那麼,高階核廢的處置更是難上加難了。所以,美國的電力公司寧願選擇在自己的廠內,蓋乾式貯存設施,既合乎法令也免得外界非科學的困擾。

在廠內蓋乾式貯存設施得不到地方政府准許

反觀我們的情況,在廠內蓋乾式貯存設施也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水土保持的完工證明」。核一廠,二個爐子滿滿的核燃料,無處可去;核二廠一號機雖已停止運轉,號稱進入除役階段,爐子也是滿滿的核燃料,無處可去。

再次重申,如此的政治惡鬥,根本無法「實質」除役!且當經濟上有需求時,更無法再放新的燃料,譲它「延役」!目前的狀況只是將台灣限入一個更深的能源困局。

目前的情況下,台灣該如何?我的建議是:朝野政治人物勇敢的拋棄「政治」惡鬥,為台灣的長長久久著想,一切回歸科學及專業,自己廠產生的核廢料,自己存。

核電廠,除役中的核一廠(呂紹煒攝)
核一廠,二個爐子滿滿的核燃料,無處可去。(資料照,呂紹煒攝)

我提出的方案是「自己產生的核廢料,自己存!」低階的核廢料,目前都儲存在各個廠內,早已不送蘭嶼了,廠內的工程師顧得好好的,對環境也未曾有任何的影響。

實際上,以目前的台灣政治狀況,要取得共識,類似北歐芬蘭,找到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所,我敢斷言,幾乎不可能。因為找到,執政黨及在野黨,就不能高喊:「核廢料未有處置方案前,台灣不能使用核能。」這是似是而非,緣木求魚式的政治口號。

大家務實點,仿照美國電力公司的方式,在自己的廠內建乾式貯存場,然後,觀念上,把它當作,永久儲存場的核一分場、核二分場⋯⋯好處是仍有充裕的工程師,幫我們看守這些核廢料,對環境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同時,我們也可以務實的進行「除役」或「延役」。這對當今台灣社會或許是個可以解決的方案。

台灣這個社會要記取蘭嶼儲存場的敎訓,千萬不要再浪費社會成本,再去製造一個高階廢料儲存場的議題。

這幾年,我們在能源上,已經困在泥沼中太久了,台灣的經濟發展需要健全的能源政策,這是一個能源事業老兵的吶喊。

盼望,執政、在野都為台灣的長遠著想,一切回歸專業及科學,讓核廢料找個家,然後才能順利的「除役」或「延役」。

*作者為前龍門(核四)電廠廠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