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關於基金募資的人生智慧

2017-12-01 07:00

? 人氣

CHRISTIAN BALE IN THE BIG SHORT(2015)
以避險基金操盤人麥克・布瑞(Michael Burry)為主角的《大賣空》一書改編電影後大為熱銷,布瑞幾乎成了一般人眼中次貸風暴裡唯一的先知。圖為電影《大賣空》(The Big Short, 2015)中由克里斯丁・貝爾(Christian Bale)飾演的布瑞。

布瑞操盤以CDS放空次貸在2007年為其管理的Scion基金賺入150%的利潤(約7億美元),但同一年鮑爾森則以同樣的策略為他的兩檔基金賺進了590%和350%的利潤,總金額高達150億美元,這個金額比同一年巴拉圭或宏都拉斯之類的小國的GDP都還要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2008年,僅管隨著各種利空消息出現導致空方競爭漸趨激烈,壓縮了獲利空間,但鮑爾森仍為投資人賺進了50億美元,同一年持續放空次貸的布瑞總結來說反而是賠錢的,儘管2008年秋天我們迎來了雷曼兄弟的破產。

同樣是放空次貸,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只要閱讀完“The Greatest Trade Ever”一書,讀者不難(遺憾地)發現:關鍵不在於誰比較聰明或比較觀點獨特,而在於募資的能力。

作為避險基金管理人,當鮑爾森和布瑞各自在東西岸開始佈局放空次貸泡沫時,他們手中管理的總金額各自為15億美元和6億美元左右。這數字對於非本業的人來說聽起來很驚人,但是在總金額高達數十兆美元的避險基金產業裡,這樣的數字尚未能贏得尊重,不僅像布瑞這樣自學成家的投資人並不被多數華爾街金童們看在眼裡,就連在華爾街奮鬥多年才走到這一天的鮑爾森,都一直被視為局外人。

同時他們原本專長的投資也都與不動產無關。布瑞專長的是一般人再熟悉不過的上市股票選股,鮑爾森專長的則是「併購套利」(merger arbitrage),這種投資策略針對可能會發生的併購下賭注,做多可能被收購者的股票,放空可能出價收購者,一但併購發生,兩者股價出現變化,就可以出場獲利了結。

但他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察覺到次貸是一場大泡沫,而且和其他不知道何時才會破的泡沫不同,這場泡沫有時間表——大部分在2005年到2006年核發的劣質房貸都附帶了前兩年免利息的優惠,但被免利息和到期重新融資的美妙謊言誘惑的這些貸款戶,他們的收入根本還不起正常的房貸本息,因此2007年和2008年一定會出現大量違約,導致所有跟次貸有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開始出現骨牌效應的崩盤。布瑞和鮑爾森並且也殊途同歸地發現了CDS是最完美的放空工具時,他們開始使用現有管理的資金進行放空,並且開始募新的基金企圖針對次貸大舉放空。

但是正因為兩人的「專業」都不是不動產,因此他們以放空不動產為投資策略進行基金募資是很困難的。一方面他們得面對投資人對於他們「非專業」的質疑,另一方面他們又得避免透露太多投資策略,以免消息走漏讓手上已經有了資金的同行搶先一步佈局。而隨著劣質房貸那兩年的定時炸彈滴答作響,兩人都面臨可能明明察覺史上最大放空良機卻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這讓他們肩上的募資壓力更加沈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