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習近平的超級強敵

2017-11-20 06:50

? 人氣

但是,天可汗的國際地位維持了多久?我的算法是110年:641AD.~751AD.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641AD.那年,文成公主去吐蕃和親,之後是大唐帝國的黃金時期,包括貞觀之治最後幾年,以及唐高宗、武則天(其實她的治績很好),然後是唐玄宗「開元之治」。747與749AD.高仙芝的遠征軍兩度擊潰吐蕃,大唐的勢力在中亞達到頂點,於是跟正崛起的阿拉伯帝國(中國稱「大食」)產生衝突。751AD.發生怛羅斯戰役,高仙芝的軍隊深入大草原700餘里,兩軍在怛羅斯河畔展開激戰,唐軍傷亡過半,大食軍付出「慘重代價」,那是唐朝史官的記載(高仙芝的報告),無論如何,結果是阿拉伯帝國統治中亞,大唐帝國從此未再進入大草原,甚至吐蕃從此不斷侵襲中國——天可汗當然也「謝謝收看」了。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造成全球每天有近1000名孩子死亡(美聯社)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造成全球每天有近1000名孩子死亡(美聯社)

一次千里外的戰爭失利就讓大唐帝國一蹶不振了嗎?非也,是因果搞反了:根據氣象學家的研究,中世紀溫暖期的頭上(700AD.開始),不規則的乾旱開始籠罩東亞,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最大因素,可能是寒冷、乾燥氣候,導致較少夏季降雨,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6AD.)關中發生一連串的乾旱,山東(太行山以東,也就是黃淮平原)每隔一年就有「歉收」記載。那才是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原因,而對外戰爭的失利,應該是其「果」。這個推論的佐證是,南美洲的馬雅文明同樣在8世紀達到鼎盛,然後在9世紀滅亡消失。另一個佐證是,唐亡後的五代,為什麼沒有能力統一「十國」?也是因為旱澇輪流危害達數十年。

回來看今天的中國,國力確實稱得上鼎盛,習近平也稱得上雄才大略(看他前5年任期的成績是雄才,提出一帶一路是大略),可是他因為川普退守而「撿到現成」(如果美國不退出,勢必費力更多),即使一帶一路順利推動,中亞大草原跟西亞大沙漠如何安渡全球劇烈天候,那可是「天可汗」的負擔了。

所以說,川普縮手以後,習近平的超極強敵將是——全球暖化,特別是他一再把這個課題攬在身上。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