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專文:大學校長遴選的「反向選擇」問題

2020-05-01 05:50

? 人氣

全世界任何一所一流大學,都絕對沒有「競選校長」的制度;有這種爛制度的,就不可能變成一流大學。二○一九年大學法做了最近一次修正,可惜修的方向都是枝節,完全沒有維新的氣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學校長是CEO嗎?

最後,來談談大學校長的理想性格。有人說,「大學校長只是CEO」,我完全不能同意。大學有些學院喜歡開授教人如何「創業」、如何才能「成功」的課程。教師在課堂上引導、獎懲、褒貶等,都在告訴學生「如此這般」才是成功。而所謂「如此這般」,當然都是賺大錢、上市上櫃、專利布局等等。

我問一個學生:以上的課程哪裡不對呢?學生說:不對啊!如果我有一個改變社區互動的想法,它也許可以自給自足,但是不可能賺什麼大錢,為什麼不能優先給予引導呢?如果有個學生想做社會企業,學習 Yunus 的推廣,為什麼不該鼓勵呢?又,大學花那麼大力氣去教創業,又有多少老師花時間去了解、扭轉「廢世代」的苦悶呢?學生最嚴厲的批評是:這些老師其實是在搞「創投」,不是在辦「教育」。創投業者對於可能失敗的案子主張早點出清(early kill),免得浪費資源;但是教育家對於魯蛇的鼓勵、打氣、轉軌協助,卻是不遺餘力。

我曾經聽人轉述韓納希(John Hennessy)校長對史丹福大學所做的改變。史丹福不可否認素有「貴族學校」的氛圍,尤其是大學部學生,大部分來自有錢家庭。這些孩子由於從小到大生活優渥,對於外在提供的種種協助、幫忙、支持,比較容易視為理所當然。此外,有錢家庭所成長的子女,在學業鑽研方面往往也傾向「淺層」功夫,也許考試之前苦K數小時,或是討論之時相機應變、表達得體,也就能成績良好。韓氏在上任之初要求:每年大學部新生至少要錄取25%或則來自貧窮家庭、或則其為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學生。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國史丹佛大學 (取自pixabay)
韓納希(John Hennessy)校長對史丹福大學做出許多的改變。(資料照,取自pixabay)

由於這25%的學生不是富家子女,他們比較沒有「視外界協助為理所當然」的慣性思考。他們也特別珍惜這樣一個能夠上名校求學的機會,以「深層」投入的方式讀書、學習。慢慢地,這群為數僅四分之一的學生開始影響、改變原本四分之三的貴族學生。七、八年之後,該校校風產生了明顯的改變。

選不出好校長,大學教育注定失敗

CEO與校長的差別,也許就像創投業者與教育家的差別。教育家對失敗者的疼惜,可能遠大於其對成功者的關注。我講不上來,也許關鍵在於人文關懷吧。沒有對學生的真誠關懷、對提攜下一代的熱情,大學就只是個優勝劣敗的提前篩選。但是教育,不該是如此!

大學教育一方面要拔尖,另一方面還是要「啟蒙」。拔尖需要視野、見地;啟蒙需要關懷、提攜。不論是拔尖或是啟蒙,都需要優秀校長的引領。普選只能選出中位數的政客,絕對選不出好的校長。

《牧羊人讀書筆記》 平面書封與作者朱敬一。(印刻出版)
牧羊人讀書筆記》 平面書封與作者朱敬一。(印刻出版)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研院副院長、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委等職。二○一○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二○一七年復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NAS)海外院士,是亞洲第一位獲選的社會科學研究者;二○一六年十月到二○一九年九月,擔任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常任代表。本文選自作者駐WTO期間二十五篇書評集結的新作《牧羊人讀書筆記》(五月四日上市,印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