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西線無戰事—論新冠病毒下的公民媒體

2020-04-29 05:50

? 人氣

楊安澤當時的主張曾備受其他候選人的嘲笑「這是哪門子的經濟政策?」沒想到不到一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西班牙在遭受到疫情重創後,率先宣布實施「無差別補助」政策,其目的便是希望藉此弭平因為疫情蔓延所拉大的貧富差距。不過,西班牙此舉並非獲得全世界其他國家的支持。這是因為雖然從經濟福利來看,UBI填補了失業危機及每個家庭的財政危機,但是新冠病毒所帶來的社會衝擊,並不只是表面的經濟效應,它真正衝擊的是各國民眾對自身所屬國家或社會的信任度──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前,歐美各國的一般社會大眾,大概從沒想到他們自小所深信不疑的社會運作體制(包含政治、經濟、公衛、醫療、及隱私等),竟然會如此不堪一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美國總統大選:參加民主黨初選的台裔楊安澤(AP)
2020美國總統大選中,參加民主黨初選的台裔楊安澤,曾提出「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的政策。(資料照,AP)

面對如此巨大的社會信賴崩潰危機,《人類簡史》(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作者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最近發表的一篇長文<新冠病毒之後的世界>,他認為:在危機時刻,人類通常會面臨兩個特別重要的選擇,一是在集權監視與公民賦權兩者之間的選擇;二是在民族孤立與全球團結兩者之間的選擇。令人憂心的是,如果有些國家選擇了集權監視和全球團結,是否意味著全體人類文明將回到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一九八四》小說裡所預言的集權統治時代;或如果有些國家選擇了集權和民族主義結合,勢必也會回到第一次大戰前的全球緊張局勢。因此,赫拉利呼籲全世界應在重視公民權益的條件下全球團結一致,如此才能把新冠疫情對人類文明的衝擊降到最低。

以台灣的防疫為例,現如今台灣的所有媒體報導與關注焦點,全部都集中於陳時中部長與每天的疫情時況追蹤,而且全體動員以「愛台灣」之名,投入各項防疫政策,就連一點點不同的防疫觀點與時政批評,都會被冠上「不愛台灣」或「不配合防疫」的異端帽子。但是,果真如此嗎?台灣目前除了防疫之外,真的都再無其他值得關注與報導的重大事項了嗎?(當然,筆者並不是說防疫不重要,而是說在防疫的同時,台灣也應該還有其他重要政策與社會議題才對啊!)然後,就在中國大陸對疫情政策不斷出錯與其國際形象不斷受挫的同時,台灣民眾除了慶幸防疫得當而暫時無重大疫情外,更加欣喜於台灣在國際間的知名度大增,一吐過去在國際情勢中被中國打壓的悶氣。但是,就在這樣的國際局勢與仇共情結得以滿足的同時,難道台灣諸多長期以來的社會正義、學術教育、土地政策、礦業法規、貧富差距、低薪高工時、房地產炒作、勞資爭議……等議題都變得不重要了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