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宇專文:感時憂國夏志清

2020-03-22 06:20

? 人氣

自五四以降,胡適是影響兩三代人的「時代代言人」。
胡適曾建議夏志清在小大學進修即可,認為他就算到耶魯、哈佛也難以完成學位(取自維基百科)。

夏志清在〈耶魯談往〉中細道自己讀博士的經歷。我看得最感動的一段是:「蘭蓀教授親自開車送我到Mt..k.Vernon小城的火車站。我乘車到俄亥俄的首府Columbus,再換一班車,於九日中午直達紐海文(New Haven)。我乘船來美,帶了一鐵皮箱書。抵達三藩市後,又買了一架打字機,沒有人接送,簡直難以行動。留居美國已五十三年,還沒有第二個長者詩人學問家為我這樣服務過,至今每想到蘭蓀,還是不知如何報答他。」夏志清在耶魯天天用功,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拿到博士學位,後來又在耶魯出版《中國現代小說史》,足以報答蘭蓀教授 之恩:「他推薦我進耶魯,並開車送我到火車站,在我身上所花的時間、精神沒有白費,應該是很高興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夏志清後來任教哥倫比亞大學,皆因他的哥大前任王際真教授在耶魯出版所看了幾章《中國現代小說史》的書樣,就去遊說當時的中、日文系主任狄百瑞(W.Theodore de Bary),一定要將夏志清請來;三十年後夏志清也不論私交為王德威說項,同樣維持這個「走馬薦諸葛」的 優良傳統。王際真、夏志清、王德威三代學術傳承有序,堪稱佳話。

桃李滿天下 提攜後輩不遺餘力

我看得最熱鬧的一文是〈桃李親友聚一堂——退休前夕的慶祝和聯想〉,夏志清夫子自道:「我提拔後進、樂於幫忙早已出了名,因之一年到頭忙著為學生、同事、朋友寫推薦信,讓他們拿到獎學金、研究費,再不然給他們機會升級跳槽,換到更理想的教職。在美國寫封敷衍了事的八行書是沒有多大用的。既要幫人家忙,信要寫一整頁,甚至一頁有半,人家得獎、升級的機會也就大得多了。我愛做好事而不求報,到了慶祝我退休的大日子,好多受惠於我者當然樂於趕來向我道賀致敬了。」那 一次退休會,可謂高朋滿座,夏志清真是老懷快慰了。

夏志清在哥大的關門弟子是唐翼明,博士論文寫魏晉清談。夏志清說:「指導寫論文,學生和老師都甘苦自知,但時間久了,留下的只是甘味,而把那苦味忘掉了。每個學生,我憑記 憶都可以寫一段,但指導期間不勝其苦而回想起來甘味無窮的要算是去年協助唐翼明寫論文的那大半年了。翼明來自大陸,絕頂聰明,早在武漢大學讀碩士學位即已發表論文多篇了。但他 的第二外語是俄文,來美國後雖先在哥大苦修了一年英文,要達到寫博士論文的水準還是不夠的。好在我是英文系出身,在美國教過五年大一英文,改作文也是拿手。我把翼明的論文一字不放逐頁改來,連改三遍,整篇論文果然清通可讀了。我那時的快樂,真像Higgins教授(瑞克斯·哈里遜飾演)在《窈窕淑女》裡發覺到Eliza(奧黛麗赫本飾演)已會講標準英語時一般無二。翼明易稿三次,當然英文寫作能力也大為進步了。」日後唐翼明有文〈智者的寂寞——想念志清師〉,師徒唱和,相映成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