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FTA(3):墨西哥加入NAFTA 20年之觀察

2014-06-12 05:00

? 人氣

一、吸引外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1980年代鬆綁外資限制後墨西哥成功吸引大量外資進入,依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的統計資料,1990~2003外資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資增加3倍,併購投資的比重高達42.6%,可見併購投資是外資在墨西哥直接投資的重點。

併購投資主要內容是跨國公司的產權移轉,外資進入墨西哥多購買已存在的公司或是投資加工出口區。外資併購有利於企業經營管理和出口生產,但因為併購的是現存公司沒有創造出新的資產,是以對國內生產力的提升有限。況且併購的跨國公司技術開發創新通常在母國進行,對提升產品研發創新方面貢獻亦有限。換言之,墨西哥企業生產雖然因為跨國投資的關係高度國際化,但是國內創造發明層次的程度卻和跨國公司母國有所差距,技術依賴的程度更深,更遑論其他成本和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內中小企業,遭到淘汰只是早晚。

二、貿易成長方面

託關稅優惠之利 ,美國從墨西哥進口增加,其中石油、天然氣、汽車零件和影音通訊產品為進口大宗。墨西哥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大出口國,出口部門占全國生產總值的34%。以表現最傑出的汽車業為例,1993年墨西哥只有13間汽車裝配廠,2014年超過30家,據消息指出明年還會新增2家。汽車業的生產效益帶動玻璃、輪胎、塗料和零件等部門的生產。2013年墨西哥汽車總產額78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五大汽車裝配國。

相對於出口加工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墨西哥國內非加工出口製造業占國內製造業比重卻從加入NAFTA前的91%,跌到1996年的37%。1993年墨西哥玩具製造協會登記有380間廠商,但是加入NAFTA後隨著貿易自由化數百萬噸的玩具進口,僅僅兩年減少到剩下30家,傳統玩具幾乎從市場上消失。


三、就業方面

創造就業機會被墨國政府認為是NAFTA的首要目標。1994年1月至2006年6月間,墨西哥製造業就業機會增加了約57萬個,平均每年增加13萬個就業機會。加入NAFTA後10年(1994-2003)加工出口區的就業機會增加了53.6%,但是非加工區的就業機會則下降5%。觀察勞工薪資所得,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多元學科分析中心(Centro de Análisis Multidisciplinario de la UNAM)的研究,Felipe Calderón執政時期(2006-12)墨西哥實際薪資所得下滑了42%。1987-2012年實際薪資所得跌了80.7%。

墨西哥勞動市場就業和薪資的總體狀況惡化導致墨西哥人口流向美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調查顯示,2003-2010年每年移民人數皆維持在千分之五,以墨西哥總人口數1億800萬估算,墨西哥每年約「出口」54萬人到美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