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以預言者的姿態捍衛自由─紀念海耶克《通向奴役之路》出版七十週年

2014-05-21 11:51

? 人氣

海耶克反對集體主義,堅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取自騰訊大家網)

海耶克反對集體主義,堅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取自騰訊大家網)

海耶克的名著《通向奴役之路》1944年在英國出版,迄今已經七十週年。它早已被奉為批判計畫經濟體制的經典。海耶克認為,計畫經濟會限制個人自由、摧毀人們的責任感和社會的道德基礎;會阻礙財富的生產,造成社會貧困;會導致極權主義的興起;海耶克說,極權主義不僅會像荷爾德林所說那樣,「用通向天堂的美好願望來鋪設一條通向地獄之路」,而且會在政治上走向一條通向奴役之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道理,已經被人們廣泛地接受了。由於它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可能的一條危險的道路,相信只要人類存在一天,它就是經典。

在網上看到新一代中國讀者把哈耶克驚為預言家。海耶克固然在書中發揮了天才的洞見,而且這本書寫於「資本主義低潮」,蘇聯和德國的經濟模式,它能夠「集中精力辦大事」的能力,還在「矇蔽」著不少人。但當他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期寫作這本書的時候,蘇聯和德國的體制已經運行多時,給他提供了具體的分析對象。同時,也並非只有哈耶克在批評計畫經濟,在他以前和他同時代,都有人在批判;我們甚至也可以說,從一個誠實的經濟學家來說,也容易發現計畫經濟制度違背古老的經濟原理,甚至違背某些基本人性的弊端。

本文只想從個人自由的角度來領會這本書的一個小部分。這一點比較有意思。

在第九章的開頭,作者先引了列寧在1917年的一段話:「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同工同酬的管理處,或報酬平等的工廠。」接著,海耶克又引了托洛茨基在1937年的一段話:「在一個政府是唯一的僱主的國家裡,反抗就等於慢慢地餓死。『不勞動者不得食』這個舊的原則,已由『不服從者不得食』這個新的原則所代替。」從1917年到1937年間,蘇聯已經紮紮實實地實踐了這一段話。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第一次讀到這段話,就深深地記住了,因為它概括了我八十年代在工廠觀察的心得。這個道理不需要去實踐,它是一個可以推演出來的「普遍真理」。在實現了高度計畫的體制裡,一個車間主任或班組長就可以讓一個工人沒飯吃——只要不給你派活兒就行了。所以,你必須屈服給你派活的條件!你可以不屈服而「辭職」麼?對不起,計畫體制下沒有辭職這一說。可以開除,那就等於宣佈讓你挨餓。人必須隨著「組織關係」走!這是一種人生依附。在你以上,是一層一層的服從。這就是計畫經濟的邏輯。

然而,這些簡單的事實並不是顯而易見的,甚至在高級知識分子那裡也未必能成為常識。在我讀了《通向奴役之路》十年後,到了新世紀,我參加過一個會。中間有人提到廣東的血汗工廠:工作時間太長,工資太低,上班時大門緊鎖,火災只有坐等燒死。於是有人開始批判資本主義,懷念社會主義了。諸公沒有一個人唱反調。我只好忍不住說:這已經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期,原則上工人可以逃跑的(正因為如此它才上鎖),逃向另一家工廠,不需要「組織關係」,不用填「政治面貌」;而傳統社會主義工廠的大門沒上鎖,不時有工人幹部溜出來玩兒,但其實是跑不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