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昨天的日本,眼下的中國

2014-05-04 13:11

? 人氣

需要釐清的是,所謂霸權,並不是一兩位政治領袖的意志,而是資本在不斷膨脹的過程中,藉少數懂得掌控它的人,駕馭了人的命運。某種意義上,資本掌控者自身也受困於這霸權。國家觀念、經濟利益與科技理性糅合成了一個巨大黑洞,當每個普通人(包括你與我)都在迷信這霸權並不斷加固充實它的論述時,人人都在做這秩序的共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少數清醒的人不斷發聲,希望帶來一點觀念上的轉變,讓人們逐漸找到擺脫這堅固系統的可能性。

而在以這套資本主義消費結構面前,臺灣與大陸,都只是被動地先後加入其中去鞏固它的原有邏輯。《華爾街日報》曾將臺灣的核廠評為全球最危險等級,相對而言,大陸的核廠會因為地震帶與海嘯的因素較小而更安全嗎?在高鐵這種大型公共建設中的豆腐渣工程尚未完全透明的大背景下,實在很難不令人存疑。高鐵能夠降速,但核電出現任何事故,都是回不了頭的路。資本進入中國的體系之後,結合了更多貪婪、不嚴謹、以權為上,而這種結合又裹挾了過高的人口密度。無事則好,一旦發生災難,輻射洩漏所產生的殺傷力和對人們生活所帶來的震盪,只會比臺灣更嚴重。

(圖注:2011年4月8日在日本宮城縣的女川核電站航拍的照片。圖片顯示受強烈餘震影響,油狀液體從女川核電站洩漏。圖片來自核能資訊即時網)

【Alternative Living:The Never Ending War】

中國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中心總工程師柴國旱曾在文章《中國核安全解析》裡說:「人類必須與風險共存,這是個世界觀問題」,並援引了《核安全規劃》所提出的「運行和在建核設施安全水準持續提高」的「核安全2020年遠景目標」,進而指出「核電事故不可能完全消除」,即「絕對安全」並不存在。而這篇文章觸動我的是前文中的一句「對於安全,它實際上是利益和代價之間的平衡。就是它帶給人的意義足夠大,同時帶給你的代價可承受。」

核電帶給我們的意義當然足夠大,然而,它帶給我們的代價,真的可承受嗎?比那些核災爆炸現場即刻見血的教訓更恐怖的、需要用未來幾十年甚至需要下個、再下個世代去為我們償還的代價,我們真能如此自信說「我能承受」嗎?

每當發生核災時,哀悼死者、悲憫受災者不難,然而不讓他們承受的災難與傷痛再度輪回卻很難。擁護核電的主流論述,理據大多基於「利益大於風險」,可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核能本身的特殊性,在這個議題中,衡量利益與風險的那架天平並不可能對等:天平左邊的關鍵字是經濟、國力、利益、效率……而右邊,卻是「人」——不計其數的「人」的生命,可以被作為砝碼,放到這天平上秤重、對比甚至作為代價去交換嗎?倘若我們內心深處最牽繫在乎的是「人」的價值,那麼這看似宏觀有理的計算衡量,從一開始就不會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選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