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台灣(7):中國興起與全球政經秩序重組

2014-03-15 08:15

? 人氣

另外一個,因為後起工業化國家的全面崛起,會讓世界經濟的貿易關係出現根本性的改變。過去25年都看到中國或其他開發中國家生產的工業產品價格不斷下降。但中國、印度缺乏的原物料與能源,相對交易價格會不斷上升。全世界財富會重新分配,過去落後國家要出口很多噸原物料才能換一部汽車、手機,未來交換關係會與過去2、30年出現很不一樣的格局。未來,一個智慧型手機在中國、印度以美金兩百元銷售,這是可以想像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什麼G20會成為新的全球協商機制?也因應了剛剛說的經濟板塊大挪移中,累積到一定程度,一次危機就足以促動國際體系權力和決策機制做相應的調整。這個調整在2008年就出現了,布希不得不召開二十國集團的高峰會。會中,布希把能挽救全球經濟的領導人放在身邊,像是中國的胡錦濤、巴西的魯拉,可見過去2007到2012年間的經濟增長,金磚集團的國家提供很大的貢獻。

金磚五國在經濟危機之前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經濟增長,中國、印度是其中最突出的。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全球經濟增長進入停滯甚至倒退的階段,但金磚五國仍是正增長。傳統高收入國家:美國、西歐,在經濟恢復的過程中,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非常薄弱。全球經濟的復甦非常依賴新興市場國家,他們除了擴張財政、擴大內需,還可以動用儲蓄與外匯存底購買西方國家國債,幫忙壓低長期利率,因而成為拉抬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來源。

在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丹麥舉行。本來歐洲國家預期會得到一個明確結論,在他們主導下為後京都議定書完成文本協議,但並沒有完成。因會議中提出的版本不再為開發中國家接受,其中四個開發中國家(中國、印度、巴西與南非)還聯合提出一個新的對案,最後與西歐國家代表不歡而散沒有結論。歐巴馬則在這次會議中,想扭轉過去美國漠不關心全球暖化的形象,但沒想到四個開發中國家祕密開會,不但沒有邀請美國,還讓美國總統找不著,最後歐巴馬找到開會地點,還自己闖門進去。這個場景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沒辦法想像,美國總統在高峰會約其他國家領導人見面卻找不到人。

因此,我們要非常關注未來五國的發展。前陣子金磚五國峰會在南非舉行,國內媒體幾乎沒有報導,可能國內媒體不知道重要性在哪,也對討論議題內涵不理解。但我們要認知到,新興經濟體是積極維護自由貿易體系的主角,反而歐洲內部保護主義的聲浪,隨著經濟問題、年青失業問題的深化,變成激進主義的溫床。未來新興經濟體彼此間貿易、能源、技術等合作會增加,不再寄望以前靠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OECD)的強大購買力作為外貿的主要推動力量。而這些都是台灣現在觀察不夠的地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