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專訪》聯合國難民署新聞官葛若鄰:人為了有尊嚴的活著,會展現驚人的意志力

2016-10-26 09:14

? 人氣

葛若鄰從記者轉戰人道救援,看見更多災難現場的真實人生。(圖/Caroline Gluck)

葛若鄰從記者轉戰人道救援,看見更多災難現場的真實人生。(圖/Caroline Gluck)

上網蒐集出國資訊,總有幾個國家在外交部發布的「旅遊警示」列表上永遠是橙色、紅色。也是同樣的國家,在新聞中總是救難隊與屍體交錯出現、一片混亂,那裏有受苦的人群,也有英雄般穿梭的記者和人道組織,但除此之外的,我們都一無所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日台灣出版一書《三點半後不收屍: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全球救援行動紀事》的作者、同時也是聯合國難民署新聞官的葛若鄰(Caroline Gluck)24日接受風傳媒專訪。葛若鄰曾在新聞界任職十多年,隨後親身投入人道救援組織。她在BBC擔任國際新聞記者時,曾於2004至2008年間派駐台灣、和台灣有不解之緣的她,最想將所見所聞分享的對象,就是台灣民眾。

《三點半後不收屍》的作者葛若鄰。(王穎芝攝)
《三點半後不收屍》的作者葛若鄰。(圖/王穎芝攝)

「3點半後請勿送進遺體。」

2010年,海地經歷規模7.0強震,近23萬人死亡、受災人數超過300萬。葛若鄰和她當時服務的國際樂施會(Oxfam),是災後幾天第一批趕到海地的人,眼前所見深深震撼了她,翻閱《三點半後不收屍》,也可以發現海地的記憶貫穿全書。

「大部分人都覺得,難民就是坐等別人的援助吧!但事實完全不是那樣。」葛若鄰說,有別於無助的印象,映入眼簾的,是多數海地人民和難民面對重創,都會打起精神、想辦法自力救濟。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震災的翌日,海地人民已經開始振作、自力救濟。(圖/Caroline Gluck

葛若鄰說,儘管才剛經歷恐怖災難,她親眼看著海地災民從斷垣殘壁中拾起磚瓦、家具,已經開始搭建臨時住宅,也能和平共享為數不多的賑災食物,「人類為了有尊嚴的活著,所展現的意志力真的很驚人。」她說。

除了見證災民的堅韌,從新聞工作第一線轉換跑道,雖然在人道救援組織一樣是擔任新聞官,但葛若鄰說,她得以更深入探訪每一個救援現場,也從全新角度了解人道救援的工作。

《三點半後不收屍》一名就來自她對人道救援的第一眼印象,那是貼在海地醫院停屍間的一張告示,看似冷血無情的一句話,卻凸顯了救援組織的工作本質。原來震災當下太過混亂,屍體從四面八方湧進,連清洗用的自來水都無法供應,工作人員不得不建立工作規範以免進度延宕不前。

「記者報導新聞,而人道工作者要做的,是想辦法為失序環境建立秩序。」葛若鄰說。

葛若鄰
告示以法文寫著「三點半後請勿送進遺體。」(圖/Caroline Gluck

記者 vs 人道工作者

轉往人道工作更貼近難民生活,葛若鄰表示,她也慢慢學到身為記者時不曾注意過的事情。身在救援第一線的她說,見過太多來自各國的記者,有的非常專業,有的記者問出的問題卻讓她直搖頭,「記者也是需要學習的,學習給予受訪者空間、學著如何對待受創的人,」她說。

葛若鄰也說,以往當記者時把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就夠了,但在救援組織常駐,才了解到救援並非發下糧食、衣物就好。因應不同災難發生地,可能有各種環境、人為因素需要救援者改變作法,例如女性災民比男性需要更多廁所等等,甚至需要主動出擊、嘗試解決造成貧窮的根本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