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記者來鴻:文化差異大 「韓流」還未刮進西方

2016-09-27 17:53

? 人氣

Cruz說:「西方流行音樂的受眾、特別是那些轉發『江南風』的名流不過是覺得PSY很滑稽,這不是K-pop的宗旨,K-pop要的是漂亮。不過,『江南風』也把我們所知道的K-pop推到了聚光燈下,給人們一個認識亞洲流行音樂的窗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明星製造工廠

PSY2012年在雪梨登台。

不過,「江南風」仍然是個另類。比如說,儘管在紐約呆了兩年,在韓國紅爆了的K-pop女子天團Wonder Girls仍然未能打入美國市場。

文化差異是一個原因,韓國人看重的美德在西方可能會被看作是要倒胃口的。

在韓國,K-pop「偶像」是由唱片公司全面、微觀管理,合約是所謂的「奴隸合約」,工作要不分晝夜,從穿什麼到吃什麼都要受控。

通過社交媒體管理「粉絲服務」、在業界保護樂隊的清純形像被看作走紅的關鍵,吸毒、喝酒、談戀愛都可能讓歌手的職業生涯畫上句點。

相對而言,在西方火爆的樂隊,比如「One Direction」,更加崇尚個性、搖滾明星範兒,儘管這些樂隊也是精心管理的。

2012年,記者John Seabrook在《紐約人》雜誌撰寫一篇名為「人造女孩」的文章,他在其中斷言:「我豁出去了,我敢說,K-pop男孩組合絕無可能在美國成大氣候。」

「也許在10-12歲的女孩中他們能找到聽眾,但是One Direction 和…比如SHINee之間,存在巨大的文化分歧。」

「K-pop未能打入西方,並不是因為不努力。JJCC是2014年由武打明星成龍創建的,成員包括韓裔美國人、華裔澳洲人,Johnny Au認為,這是為在不同地區贏得粉絲專門制定的戰略。

生於美國的JJCC成員Eddy Oh證實,樂隊從一開始就想要成為全球性樂隊,希望能創下Backstreet Boys那樣的影響力。

韓國風

K-pop樂隊 Big Bang 在澳洲巡演,門票售罄。

不過,韓流確實也有一個獨特的外國市場。2015年,在洛杉磯和紐約舉行的美國最大的「韓流節」接納觀眾75000人。去年,最知名的K-pop樂隊之一Big Bang在澳洲的演唱會門票售罄。

19歲的Emily Nunell是韓流粉絲之一,當初是一位日本同學介紹她聽的。她說,她喜歡K-pop是因為其「與眾不同」。

Johnny Au也有同感,「K-pop有酷元素、也有群體元素」。

反過來再說JJCC,那場演出是演唱和現場遊戲的結合。JJCC在舞台上回答問題、吃肉餅,還和粉絲玩兒啞謎 --扮鱷魚、考拉、袋鼠。

也許算是個跡象吧:即便是面對最最堅定的澳洲韓流粉絲,整場演出唱韓歌可能也令人難以下咽:事實是,JJCC唱的西方流行歌曲一點也不少於韓國歌曲。

*本文原刊《BBC中文網》,原標題〈記者來鴻:「韓流」能刮進西方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