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書法珍墨:手書我的青年時期

2016-05-14 05:40

? 人氣

于右任書法珍墨。(商務印書館提供)
于右任書法珍墨。(商務印書館提供)

至於我之所以略識學術門徑,卻以得益於庭訓為多。先嚴雖為家境所迫,早歲經商,但自修甚勤;又從師問業,博覽羣書,所以見識反較一般科舉中人為高。嘗手寫史記全部,點過十三經兩遍。輯修家譜,選成治家語錄三卷;又嘗借鈔張香濤的輶軒語和書目答問,寄存家中。某書當讀,某書某處重要,亦時以問業所得,在家信中示及。岳池典舖中的掌櫃馬芰洲先生丕成,是明儒馬谿田先生的族人,喜刻先代遺書,常囑先嚴任校勘之役。先嚴又愛讀袁子才的小倉山房尺牘,以為社會應用,最為便利;馬先生的父親曾經注過此書,先嚴為之整理刊行,至今岳池尚有刻本流傳。某年先嚴回里,除料理家務外,一面從陳小園先生學醫,一面則自修經籍。我日間上學,晚則回家溫習,父子常讀至深夜,互相背誦,我向先嚴背書時,必先一揖,先嚴背時亦向書作揖如儀。我在斗口村掃墓雜詩中,有如下的一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發憤求師習賈餘,東關始賃一椽居。

嚴冬漏盡經難熟,父子高聲替背書。

就是詠的那時的事。先嚴最喜買書,在岳池劉子經先生典當時,陸續寄歸的,已經不少。但是每年的薪水不過數十兩,回家又須還債,家境甚窘,雖不至於挨餓,但有時竟至沒有鹽吃。及移住東關渠岸喻宅,前院是一個炮作房,我每天飯時回家,便去做炮,或打炮眼,或裝藥線,每盤制錢一文,一日可做三四盤,用以貼補家用,添買紙筆,有時亦買糖以自慰,那時一枚糖祇值一文錢,但開支已覺得奢侈了。一夜炮房失火,掌櫃全家燒死,我的臥房與之毗連,幾乎波及。隔日見炮房牆腳有火藥三大甕,撫之餘熱未退,幸上有石蓋,未經爆炸,否則早已葬身火窟了。

編按: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為反清革命先驅、開國元勳。曾任審計院長、監察院院長等。早年在上海陸續創辦神州、民吁等報,鼓吹革命,宣揚民主自由,被譽為「元老記者」。襄助馬相伯創辦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又創辦中國公學及上海大學,並曾任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西北農大學前身)之首任校長,被清廷督學葉爾愷譽為「西北奇才」。

于右任精書法,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與楷書譚延闓、隸書胡漢民、篆書吳稚暉,並列為「國民黨四大書法家」

《手書我的青年時期》是于右任先生辭世前一年,以七千字手書,記述其童年、求學及初入社會時期的過往;于右任先生現存墨寶雖多,但多為對聯、條幅等,此篇篇幅者極為少見,又行雲流水,隨意灑脫,一字見心,是書藝家廖禎祥老師典藏珍品。

于古任與廖禛祥收藏、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手書我的青年時期》。
于古任與廖禛祥收藏、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手書我的青年時期》。

*本文選自廖禛祥典藏之《手書我的青年時期:于右任書法珍墨》(台灣商務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