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關鍵判決──喚起美國「女性之年」的性騷擾懸案

2016-04-20 06:30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共和黨全力護航,反對黨民主黨的參議員呢?當時即有傳言,拜登老早就與共和黨高層達成大事化小的協議。《關鍵判決》中的拜登則是軟弱猶疑、無心戀戰。另一位重量級參議員甘迺迪(Ted Kennedy)雖然號稱是「參議院雄獅」(The Lion of the Senate),聽證會期間但卻異常沉默,原因很簡單:他自己的風流韻事太多,就算理直也氣弱心虛。

1991年10月15日,聽證會之後4天,參議院全院對湯瑪斯任命案進行投票,副總統奎爾(Dan Quayle)親自押陣,一旦出現50票對50票的僵局,他將以議長身分投下關鍵一票。表決結果:52票贊成、48票反對,湯瑪斯勉強過關。

時至今日,湯瑪斯仍然高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法官席,雖然他最著名的事蹟是「沉默」:他極少在言辭辯論時發問,曾經長達10年審案時不發一言。今年2月29日星期一,「沉默的大法官」終於對一樁家暴相關案問了一個問題,據說當時全場的律師、記者呆若木雞,宛如聽到神諭;而美國各大媒體也以頭條報導。

至於希爾,25年前那場煎熬的聽證會結束之後,她回到老家奧克拉荷馬,繼續學術生涯,如今她是麻州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的校聘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

《關鍵判決》(Confirmation)女主角凱莉華盛頓(Kerry Washington,右)、主人翁希爾(Anita Hill,中)(美聯社)
《關鍵判決》女主角凱莉華盛頓(Kerry Washington,右)、主人翁希爾(Anita Hill,中)(美聯社)

「希爾vs湯瑪斯」永遠各執一詞的懸案

「希爾vs湯瑪斯」看似勝負分明,其實至今仍是各執一詞的懸案,25年來餘波盪漾,催生了無數報導和多本專書,包括希爾和湯瑪斯的自傳,還有幾部記錄片以及新出爐的《關鍵判決》,兩方各有一批堅定的支持者。希爾和湯瑪斯,其中一定有一個人說謊,只是我們恐怕永遠不知道那個人是誰。

不過勝負之外、真相之外,這樁懸案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希爾被14名大權在握的白人男性參議員輪番拷問的畫面,深深撼動也激怒了美國女性。隔年1992年的國會選舉,姐姐妹妹訴諸實際行動,將數量破記錄的女性代議士送進聯邦參眾兩院,女參議員從2席增加至6席,女眾議員從28席增加至47席,史家稱之為「女性之年」(Year of the Woman)。不難想見,這支娘子軍絕大部分是民主黨。

1992年美國「女性之年」當選的女參議員(維基百科)
1992年美國「女性之年」當選的女參議員(維基百科)

1992年美國「女性之年」

另一方面,「希爾vs湯瑪斯」也大幅升高了美國社會對於性騷擾(尤其是職場)的關注。湯瑪斯聽證會落幕之後不久,老布希總統迫於壓力改變立場,同意修法讓性騷擾受害者申請聯邦補償金。1992年,向EEOC(湯瑪斯曾經擔任主委)申訴性騷擾的案例增加了50%。與此同時,民間企業也開始加強騷擾防治教育。

電影《關鍵判決》雖然明顯同情希爾,飾演她的凱莉華盛頓(Kerry Washington,也是本片製作人)演技備受讚譽;不過並沒有一廂情願地醜化由溫德爾皮爾斯(Wendell Pierce)飾演的湯瑪斯,仍然尊重他從頭到尾的堅決否認。

《關鍵判決》(Confirmation)男主角溫德爾皮爾斯(Wendell Pierce)(美聯社)
《關鍵判決》(Confirmation)男主角溫德爾皮爾斯(Wendell Pierce)(美聯社)

可以這麼說,《關鍵判決》中真正的「反派」不是湯瑪斯,而是那些缺乏性別平權意識、不願正視性騷擾議題、眼中與心中只有權力與權術的男性政治人物。

以美國而言,25年來情況或許有所改善,而且今年很可能會選出第一位女總統。然而性別平權就像任何領域的平權運動一樣,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或許就是今日《關鍵判決》現身螢幕的最重要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