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緗家觀點:想像「一六共識」

2016-04-24 07:10

? 人氣

馬習會登場,兩岸領導人馬英九、習近平歷史性的握手。(顏麟宇攝)

馬習會登場,兩岸領導人馬英九、習近平歷史性的握手。(顏麟宇攝)

拋棄「醬缸身份政治」,這是「破」,展開「價值政治」,是「立」,究竟如何「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終結與中共文字遊戲上的「一中身份混戰」,就是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定位的「自然身份」,直截了當接受「一中原則」,「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中國」;要提出臺灣版的「一中」論述,終止中共對「一中」的壟斷;按「國統綱領」精神,確認未來的「終極統合」 ── 「統合」比「統一」含意更廣,包含統一,也包含其他可能的「統」形式。然後,將焦點轉移和集中到「價值」上來。

臺灣應有的聲音

包道格認為,習近平希望借會晤展示兩岸在「一中原則」下可以達到的新高度。(BBC中文網)
包道格認為,習近平希望借會晤展示兩岸在「一中原則」下可以達到的新高度。(BBC中文網)

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和「國統綱領」,臺灣對「承認一中原則、確認終極統合」有自己的「價值」詮釋與要求,希望中共貫徹其「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都可以談」的方針,與臺灣達成「雙贏」共識,筆者暫且大膽名之為「一六共識」。

一、按現狀,「兩岸一中」就是「一中兩政」。「政」指「政治實體」或「政府」。「一中兩政」的英文是「One China, Two states」。中文雖然常將「state」翻譯成「國家」,但其原本詞義頗多,「國家」是其中之一,「政治實體」也是。

二、「一中兩政」以「兩德模式」為範本。「兩德模式」有多重意義,但臺灣重視其中兩點。其一﹕一個優秀的政治體制是統合╱統一的前提。統一德國的政治體制是「民主」,目前臺灣人民能夠接受的政體也仍然是民主政體。未來中共如能發展出有別於西式民主、內涵等同甚或優於西方的「中國夢政體」,臺灣人民接受之,也可統合╱統一在「中國夢政體」之下。「優秀的政體」,就是「國統綱領」定義的統一之「價值」條件﹕「自由、民主、均富」;其二﹕統合╱統一之前,兩岸兩個政治實體平等參與國際社會,一如統一之前的東德與西德。

這兩點﹕「優秀政體的統合前提」和「統合前兩岸平等參與國際社會」,可以看成是臺灣回應中共「一中原則」和「終極統一」的交換條件。中共強調「和平發展╱和平統一」,在臺灣,「和平統一」意味著統合╱統一要取得過半民意同意,否則,民心所歸,沒有後遺症的「和平統一」不可能實現。而要民意現在就接受「一中原則」和「終極統合╱統一」,「優秀政體」和「參與國際社會」是兩個必不可少條件。「參與國際社會」是「天賦國權」,中華民國的這一「國權」被中共長期剝奪,對臺灣人民感情傷害至深。

三、由此,中共傳統的「一個中國」論述要加上臺灣增添的內容,大致變成﹕「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目前分裂分治的臺灣(大陸)和大陸(臺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由此構成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臺灣和大陸未來將統合╱統一在一個雙方人民都認同接受的優秀政體之下,這一天到來之前,臺灣和大陸平等參與國際社會」── 這是「一六共識」的核心精神。

需指出,中共原來的論述「大陸和臺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透露出清晰的,也是值得肯定的「臺灣 ─ 大陸」平等的精神,故臺灣方面提出「統合╱統一到來之前,臺灣和大陸平等參與國際社會」,是這個平等精神的延伸。

四、考慮到改革需要時間、考慮到大陸社會需要安定,「在大陸出現一個臺灣人民認同的優秀政體」,這只是一個兩岸共同為之努力的目標,沒有時間表,臺灣不以此挑戰中共現有的體制和政權,這是臺灣的一個善意。

臺灣還有另一個善意﹕願以謙虛的姿態參與到大陸的各項改革之中來,為大陸的進步貢獻自己力量,而非坐享其成。大陸應認識到﹕因為同文同種,臺灣經驗最值得大陸學習參考。學習臺灣,事半功倍,不學臺灣自己摸索,事倍功半。

中共還應認識到,接納臺灣人參與大陸,能有效重建臺灣人的「中國認同」。臺灣人實際參與促進大陸進步的事業,就是感情投入、感情連結;當看到自己的參與和努力一點點變成大陸進步的事實,「認同」會牢固地樹立起來。事實上,以目前大陸對臺的「軟體吸引力」極度缺乏而言,讓臺灣人來參與促進大陸的進步,這是重建臺灣人「中國認同」的最有效途徑。

考慮大陸立場

五、一旦中華民國的國家地位正常化,平等參與國際社會後,會否想法改變,不認承諾,拒絕未來的終極統合╱統一,使「兩個中國」永久化?理論上有此可能。為打消中共此顧慮,需先建立一個保障未來「價值統合」的機制,比如,可簽訂有聯合國背書的協議等,以保護雙方利益。

以上「一六共識」,臺灣民意應該能夠接受,中共呢?對大陸有什麼好處?

這個「一六共識」完全符合中共一向提倡的「雙方尊重對方核心利益」之原則,消除雙方各自的心頭之患。

中共的「核心利益」有兩點﹕不能最終失去臺灣;不能破壞當前社會的「安定團結」,動搖執政基礎。

臺灣的「核心利益」也是兩點﹕不能放棄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和生活方式;國家地位正常化,參與國際社會。

這個「一六共識」照顧到雙方的「核心利益」,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折磨兩岸六十多年至今的所謂「臺灣問題」,帶來永久的兩岸和平,為世界樹立一個典範,甚至,締造此和平的兩岸領袖有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過去20、30年裡,中共對臺政策經常出現「擠牙膏」式的滯後,有時其他外交政策也是如此。遠的不說,最近數月,這種「擠牙膏」式的被動反應就有過三次﹕第一次,不聽臺灣建議,借故拖延,直到眼看臺灣就要政黨輪替了,才來倉促舉行「馬習會」,讓這意義重大的兩岸高峰會淪為中共暗助國民黨的選舉操作,但國民黨已大勢盡去;第二次,政黨輪替確定了,民進黨要執政了,中共外交部長才在美國正面提到中華民國憲法;第三次,朝鮮問題上,中共無視世界輿論批評,一直袒護北朝鮮,直到南韓失望之極,決定和美國共構「薩德」反導系統,中共才急忙同意加入聯合國對北朝鮮的嚴厲制裁,但「薩德」恐怕已撤不走了。

說明了什麼?說明思想僵化、思維保守、觀念落後、缺乏前瞻、自我中心、心態封閉,對外面世界「無感」。改正之道是思想大幅解放,「軟體」上「與國際接軌」,好政策一步到位,不要再「擠牙膏」搞被動。

民進黨有執政之便

回到臺灣,誰來推動這「一六共識」?

最好當然是民進黨,他們執政,可立即變成國策,施惠兩岸。

臺灣社會對大陸有個巨大的思維盲點﹕似乎從來不考慮臺灣的政策在大陸內部會引起從下到上的什麼反應。臺灣媒體也幾乎不做這方面報道分析,至少從來不從大陸的「民意」著手。

2016年總統府前元旦升旗典禮,台獨人士持民進黨旗至現場高呼台灣獨立。(顏麟宇攝)
2016年總統府前元旦升旗典禮,台獨人士持民進黨旗至現場高呼台灣獨立。(顏麟宇攝)

民進黨政府應該清醒認識到﹕如果出於其臺獨意識形態,非要在「身份」上刻意區隔大陸,且區隔到「分離」程度,那只是助長大陸鷹派聲勢(這方面最近臺灣媒體有所提起),陷大陸鴿派╱改革派於不義,且將大陸民眾╱民意往鷹派方向推,而臺灣自己的「分離」又根本毫無希望。這種決策,導致的只能是兩岸「雙輸」,臺灣輸更多。

如果不執著於「身份」上的區隔,而是聚焦於大陸在「價值」上的提升進步,這是對大陸鷹派氣焰的「釜底抽薪」,讓他們頓然失去「打臺灣」的理由,壯大改革派聲勢 ── 看,我們大陸只有加緊政治改革,臺灣才能早日「回歸」。而且,民意會壓倒性地湧向支持臺灣 ── 大陸民間早就積聚起洶湧的改革要求,只是一直被當局有效壓制著而已。這種局面才對臺灣有利。

兩岸政策的指針在「身份」和「價值」之間如何擺動,會在大陸內部引起相反效果,又反過來對臺灣形成壓力或助力,端看臺灣如何選擇。

在過去臺灣經濟起飛、政治日益開明的「亞洲四小龍」時期,臺灣曾經出現過讓自己成為「大陸進步的燈塔」之呼聲,這才是「出頭臺灣」的正確方向。可惜,「燈塔」的光芒一閃即滅 ── 民進黨「身份政治」的「去中國化」來勢洶洶,將這「出頭臺灣」的「燈塔」理想打得粉碎。口口聲聲「愛臺灣」的民進黨,實際是「打左燈、向右轉」,帶臺灣「入絕境」的罪人。今天如果即將執政的民進黨能吸取中共「擠牙膏」陷被動的教訓,「好政策一步到位」,採納「一六共識」,「將功贖罪」,臺灣有幸、兩岸有幸、「中國」有幸。

因此,民進黨如果終究囿於其臺獨意識形態,拒絕此「一六共識」,國民黨就該立即接過這個機會。「一六共識」是臺灣在中共堅決反臺獨的前提下所能得到的最好「交易」,民進黨不幹,就是把一副好牌讓給國民黨。

國民黨要把握機會

國民黨會不會擔心中共不接受這個「一六共識」,甚至得罪中共?

百分之百擔心。但是。請國民黨先顧忌臺灣民意,少揣測中共心思。任何符合國民黨「核心價值」,又能被臺灣民意接受的政綱政策,國民黨都應接受推廣之,不用介意中共感受。要記住,臺灣的執政權是臺灣選民給的,不是中共給的。國民黨執政符合中共利益,為此,即使「得罪」他,他也該,也能忍受。

同時,國民黨應鼓起勇氣,說出中共可能不樂聽的話,耐心與之溝通,勸其解放思想,放棄「擠牙膏」式決策模式,採用好政策,追求兩岸「雙贏」。民進黨搞臺獨,「得罪」中共幾十年都無所謂,熬到現在終於又上臺了。「一六共識」遠比民進黨的一套更接近中共立場,國民黨怕什麼?學學民進黨的膽量吧!只有這麼做,才能收服臺灣民意,國民黨作為一個黨才有希望。

國民黨應正視自身一個致命事實﹕這些年來,「中心思想」失落,遲遲沒找到新的「核心價值」,「建立新論述」成為當務之急,但具體的「論述」至今不見蹤影,乃至新的黨主席都誕生了,還在「上下求索」,要辦「黨內路線辯論」。筆者提倡的「價值VS身份」和「政治文明兩道門檻」理論,以及建立在此「fundamental」理論上的「一六共識」,符合「三民主義」,最合適國民黨拿來使用,至少也是激發國民黨「路線辯論」腦力激盪的敲門磚,以期引出更好論述。筆者自信,本文想像的「一六共識」,不但能一掃過去「不統不獨╱本土化」的積敗晦風,而且為民進黨現在面臨的「打左燈,向右轉,入絕境」困境撥開霧霾,指出方向,國民黨採納之,就可穩住基本,凝聚淺藍,吸引中間和淺綠,抓住青年,為四年後的政黨再輪替作準備。

請理解﹕年輕人是被好的理想、政綱、願景吸引來的,不是被「組織」、「經營」來的。看看美國總統初選民主黨候選人的「政壇邊緣怪咖老人」桑德斯是如何吸引到大批年青支持者的?看不到、看不懂這個「效應」,搞得好政治嗎?

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美聯社)
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美聯社)

除此之外,這個「一六共識」也提供給兩岸文明繼續進步的巨大動力。

就臺灣而言,要持續「影響大陸」,自己得先不斷進步,除了繼續鞏固和提升前文提及的「軟實力」文明,臺灣還必須痛下決心,割除「族治」之癌,從第一道門檻的「民主」邁向第二道門檻的「超族」。至於大陸,為了盡早吸引臺灣「回歸」,也必須加快政治改革,跨過第一道的「民主」(或「中國夢」)門檻。一旦臺灣達到「超族」境界,有臺灣「同文同種效應」帶動,大陸的進步就快了。屆時,兩岸的「中國文明」將會是亞洲最先進的。

以上是「一六共識」的粗線條設想。這個方案會衍生其他效應(如美國因素、國際輿論、中共動武因素等),牽涉各種細節,可以另外探討。但是,「一六共識」是「綱」,「綱舉目張」,其他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作者為依親定居台北之大陸人士,曾移民北美十數年。(系列7~7。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

舒緗家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