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蘭傳藝中心織出4種經典工藝

2018-08-07 14:55

? 人氣

宜蘭傳藝快閃工坊計畫正式啟動。(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宜蘭傳藝快閃工坊計畫正式啟動。(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4位工藝師教你編織美學工藝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指出,這次入選進駐的工藝師分別為黃蘭葉(緙織)、李偵綾(梭織)、林婕妤(羊毛製氈)及比穗保羅(泰雅編織)四種不同工藝的佼佼者,工藝師們將與博物館產業研究室主持人林志峰老師共同策劃並設計一件代表性作品留置宜蘭傳藝園區,將經典藝術轉化為戶外裝置藝術,讓民眾得以接觸工藝美學。同時未來半年四位工藝師也將帶領學徒每週開課,讓全台灣對於纖維類工藝有初階、中階、高階課程需求的民眾,在宜蘭傳藝園區都能找到適合的課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快閃工坊四位工藝師今年7月至12月進駐宜蘭傳藝園區臨水街,結合水岸生活與藝術創作,現場並有志工帶領參觀各工藝師創作工坊,歡迎親子旅客或學校團體現場報名兒童手做課程,讓傳統工藝美學向下扎根。

【4位老師4個夢】

「緙織工藝-黃蘭葉」
緙織也稱刻織,如同在布上刻出一幅畫般,所以不同於一般織布的經緯相通,緙織透過「通經斷緯」的技術,製作出各種圖形。一寸緙織一寸金,一公分的緙織有時候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去製作,它是如此費心費工的精細工藝,所以您可以把它當成藝術品欣賞,亦可與日常衣帽服飾結合,因為傳統工藝還是要貼近生活並與市場結合,才能長久延續。

●經歷:

2005年第五屆國家工藝獎/纖維藝術類佳作
2015年台中市登錄為傳統工藝文化資產保存者

「泰雅編織-比穗保羅」

在泰雅族語,織布的意涵代表織出一個人生。織布對泰雅織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會織布才能紋面,要有紋面才能通過彩虹橋。泰雅織布已有5~6千年歷史,殖民時期曾經飽受壓迫,泰雅女性只能藏起編織工具在深夜偷偷的織,方使這項傳統得以保留。對比穗保羅來說,織的不是布,是人生。

●經歷:

2017年受邀雲科大擔任「第十七屆山海觀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演講嘉賓2017年擔任宜蘭縣成功國小「泰雅文化及編織課程」講師

「製氈工藝-林婕妤」

羊毛氈是目前人類歷史記載中最古老的織品形式,約出現於新石器時代-西元前6500到6300年。羊毛氈技法大致分為針氈及濕氈,針氈是運用倒鉤的針不斷地戳,讓一團羊毛慢慢糾結在一起然後氈化;濕氈則是運用鹼性水讓羊毛細纖維慢慢糾結然後加壓搓揉製作。羊毛氈具有結實、保暖、重量輕的特色,且可塑性強,在生活中用途非常廣泛,亦可天馬行空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工藝品。

●經歷:第一屆纖維創作獎榮獲「叁獎」

「梭織工藝-李偵綾」

梭織是經紗在上下開合時讓梭子帶動緯紗穿過,以90度角經緯交叉織成。梭織藝師需要具有理性結構與感性配色的雙重特質,兩者兼具才能製作出完美的作品,因為若無結構能力,材料就只是材料,無法被設計生產為生活用品;若欠缺配色美學,則無法創造出美好的作品。透過不同的梭織技法,就會織出不同的織物,常見的如: 帆布、牛仔布、牛津布、人字布、燈心絨、提花布等等。

●經歷:

2016第二名-第42屆纖維慶典─配件組-科林斯堡
2015一等獎-台灣工藝競賽─美術工藝組-台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