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博線上展瀏覽人次突破90萬 把握展期加入認識未來台北行列

2022-09-19 10:10

? 人氣

2022台北城市博覽會實體展區甫於9/11正式結束,如果來不及到實體展區觀展的民眾,也可以在9/30前上城博官網,一覽台北的改變,同時,市府整合線上線下的互動機制票選,就算是參觀線上的觀眾,也可以針對展覽主題內的 20 個指標亮點地點投下「我喜歡 Now」、以及選出「我希望 Future」未來的台北方向即時累積票數,快和好友一起線上探索台北的無限可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女神線上陪你回顧城博精彩!「2022台北城市博覽會」展現未來台北新風貌

超過10萬人次參觀的「2022台北城市博覽會」好評不斷,以「永續發展」、「城市再生」、「打開台北」、「共融社會」、「創新創業」、「智慧城市」六大主題,為民眾導覽城市翻轉改變成真的台北亮點全紀錄!實體展覽結束後,還想在家體驗城博現場的精彩故事嗎?就讓美女主播劉涵竹與籃球女神劉璇來為大家線上簡介花博爭豔館的實體展區吧!

強調科技互動  創造多元觀展體驗

首先迎接美女主播劉涵竹的入門吸睛展區,就是以城市地景加上巨大廣角投影牆所設計的「台北的未來」沈浸劇場,包含東西區門戶計畫、無圍牆博物館、市場改建等市政具體成果,都透過巨大的機械手臂指引一一呈現,讓許多民眾屏息圍觀!緊接著進入「永續發展」展區,可以看見9公尺長的【台北與水】光雕互動牆,串聯了台北市水資源的五種場景,民眾可以透過點擊畫面上的互動點,來認識關於台北水資源的大小事,以及海綿城市的理念是如何在都市生活中實踐。

特別讓劉涵竹驚豔的社會住宅展區,陳列了許多智慧社宅的提案與循環經濟宅的概念發想,由於台北市規劃的社會住宅導入智慧建築和永續節能的理念,綠屋頂、垂直綠美化、耐震建材與無障礙空間也讓社宅變成一個可以安居的設計感有機環境,打破許多人對社會住宅只是單純由政府提供平價住所的刻板印象。而在「城市再生」展區,劉涵竹特別介紹了「跟著光速發展前行」的翻轉城市光雕沙盤,可以看見一大座台北市區的城市地景模型,結合多媒體投影光雕,演繹出各項市政規劃;透過點、線、面的串連,形成翻轉城市的力量,很多家長也在這裡帶著孩子找自己家位在哪一區,讓小朋友們大開眼界。

「共融社會」展區描繪0-99全年齡美好生活樣貌

籃球女神劉璇最喜愛的「共融社會」展區,從廣受歡迎的打卡點0-99 Home for All地標開始,象徵台北整座城市就是一座0到99歲都能悠遊其中的共融空間,加上以世大運提升台北國際地位的藍色跑道布置,更讓身為運動員的劉璇深有同感;走到了傳達「全齡、多元共融」的多元族群笑容展牆,也讓劉璇感受到來自各種文化不同族群的朋友,如:新移民、原住民、外國人、運動員、甚至是寵物等,都能在台北理解彼此,看見大家的笑容也讓自己跟著充滿幸福喜悅!

讓劉璇有感的還有動物友善城市,因為喜歡和毛小孩玩耍的劉璇也到過迎風狗運動公園,對於兩層閘門的設計覺得十分貼心,週末還有16 條可以前往狗運動公園以及狗活動區的公車路線,真的是動物專屬的友善幸福方程式!劉璇也十分期待下一場由台北參與主辦的全球盛會「2025 世壯運」,看見展場中關於運動中心的介紹,發現原來天母有跑步練習場、南港有極限運動場,希望台北的民眾能夠熱愛運動,和她一起關注充滿汗水與熱情的活力台北!

劉涵竹也帶大家在「共融社會」展區欣賞國民阿嬤陳淑芳女士「活到老、玩到老」的影片,只要一張敬老卡在手,到台北兒童新樂園可以免費入場,用點數折抵遊樂設施、還可以騎 YouBike 到運動中心打桌球,加上台北有眾多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銀髮族朋友投入各式各樣的學習課程,體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展現出台北銀髮友善的特質。「一起好好住」特別提出7項「台北育兒好幫手」,讓年輕人安心在台北創建家庭。

同樣吸引劉璇與劉涵竹目光的「我們都在台北」聲音裝置,外型設計以各國語言文字排列,歡迎觀眾走進裝置內一探究竟。兩人也示範了入內後點擊螢幕啟動,可以選擇聆聽近三十種不同語言訴說「我們都在台北」,還有六大文化音景以聽覺、視覺的多層次感官體驗,讓大家如臨各種文化活動現場,引領觀眾認識台北的多元文化。

劉璇最後向觀眾推薦「共融式遊戲場」,自己也曾到華山大草原親身體驗吊索遊戲,尤其是共融式遊具提供了五感不同的互動,讓 0-99 歲的市民探索與遊樂其中,可以讓自己和小朋友一起玩樂,達到全齡共融的休閒生活。

美女主播劉涵竹開箱「台北城市博覽會」,影片由此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9RSERwmI4

籃球女神劉璇驚喜體驗「台北城市博覽會」,影片由此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6IqmZrY81c

台北城市博覽會線上展由此去
https://cityexpo.taipei/zh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