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當靚」 世客博臺灣館 多元面貌一次走遍

2023-08-19 20:16

? 人氣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臺灣館」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設計出「適應臺灣」、「豐富臺灣」及「共享臺灣」三大主題。(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臺灣館」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設計出「適應臺灣」、「豐富臺灣」及「共享臺灣」三大主題。(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已於8月11日正式開幕,位於桃園青埔的主展區規劃兩大主展館,其中「臺灣館」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設計出「適應臺灣」、「豐富臺灣」及「共享臺灣」三大主題,並邀集北中南東14個縣市共同策展,從雙北市都會客沿著臺三線的桃竹竹苗、臺中到南臺灣六堆地區的高屏,再進入臺九線的花東,以及南投。雲林、臺南等獨立區域,透過縣市展區的豐富樣貌,一次看遍臺灣客家在不同時代的努力與改變,更看見臺灣客家的精神與活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計畫主持人臺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林鑫保表示,臺灣館希望展現客家文化豐富的多元性與內涵,並運用科技、五感體驗、文物與影音展出、實體互動等方式,讓民眾在寓教於樂中認識、理解客家文化的多元豐富;此外,也期待呈現客家的未來性與新美學,因此此次也運用新的材質與展示手法,各縣市的展區在內容上也有許多變化與演繹。

策展人王菱檥表示,臺灣館期待從適應臺灣、豐富臺灣與共享臺灣脈絡下呈現客家的戲曲、音樂、工藝、建築、飲食、政策、產業與新創等各個面向,展示客家文化如何讓臺灣文化更為豐富,以及客家文化如何與臺灣其他族群有很好的交融、共創,一起帶領臺灣文化向未來邁進。

這次臺灣館以「有客當靚」為策展主題,藉由「適應臺灣」講述客家族群扎根臺灣的生活與文化,從「豐富臺灣」展現客家族群對自身乃至臺灣的貢獻與影響,在「共享臺灣」集結當代客家族群的自信與創意。

「豐富臺灣」區,以大量紙張堆疊形式,承載客家族群在臺灣的社會、政策、產業及重要的人物與事件,展現臺灣客家的歷史性突破與貢獻,傳達客家改變並豐富今日臺灣的多元發展;「共享臺灣」區,策展人以旋轉互動吧檯裝置,展示臺灣客家教育、地方創生、文化等各領域的嶄新樣貌,也擘劃客家文化邁向未來的豐富性。

此外,臺灣館邀集全國14縣市共同策展,從北臺灣的臺北市《發聲‧發生》、新北市《客之譯術》,展現「都會客家」的風貌;到臺三線的桃園市《客家無限之詩》、新竹縣《信念匯聚之地》、新竹市《客家煉金術》、苗栗縣《山項‧尋》、臺中市《沐山之客》,沿途經南投縣 《客中有客,南投好客氣》、雲林縣《覓覓詔安》,轉進臺九線沿途的臺東縣《客家‧原鄉‧新故鄉》、花蓮縣《洄瀾縱谷好客》接續進入臺南《臺南 400‧客與同行》, 最後到達六堆區域的高雄《觸動未來客》、屏東縣《聚域屏原之客》;每一個縣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元素,也有各自不同的客家文化展現。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於8月11日至10月15日在桃園盛大舉行,共規劃世界館及臺灣館2大主展館,還有8大副展館、17個衛星展館;其中臺灣館位在中壢青埔領航北路一段99號,週一至週四開放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7點,週五至週日則是從上午10點開放至晚上9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