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防治新技術,開發蟲害防治利器,讓害蟲不敢來!

2023-07-05 12:08

? 人氣

「旋轉式避蛾燈」用於水蜜桃果園讓吸果夜蛾不敢來危害果實。(圖/農委會桃園農改場提供)

「旋轉式避蛾燈」用於水蜜桃果園讓吸果夜蛾不敢來危害果實。(圖/農委會桃園農改場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針對轄區設施蔬菜、水蜜桃及綠竹等作物之重要害蟲,進行物理防治研發,開發「高緻密度防蟲門」,設施網室加裝防蟲門,可將黃條葉蚤平均蟲數從22.2隻降至6.3隻,平均危害株率由61.3%降至19.0%,有效阻隔害蟲進入網室,讓害蟲進不來;研發「旋轉式避蛾燈」,用於驅避水蜜桃吸果夜蛾,危害率可由25.1%降至5.2%,以特殊黃色驅蛾光源讓吸果夜蛾等夜行性危害果實之蛾類不敢來,0.5公頃水蜜桃果園導入旋轉式避蛾燈應用,3年總效益可達176萬元;設計「吸入式捕蟲燈」利用特殊藍紫色光源,可將竹捲葉蛾、甜菜夜蛾及青銅金龜等夜間趨光性害蟲抓起來,目前廣泛應用於蔬菜、水稻及花卉,使用場域超過200公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桃園場指出,蟲害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蟲受光、熱或顏色等吸引或驅避之反應,誘捕及驅趕害蟲,降低其對作物之危害。其中,設計用於網室之「高緻密度防蟲門」,可強化網室門的密合度,減少害蟲侵入。「旋轉式避蛾燈」開發起源是為了解決近年桃園市復興區及新竹縣尖石鄉等溫帶水蜜桃產區吸果夜蛾危害問題,吸果夜蛾於夜間自森林飛入果園刺吸成熟水蜜桃果實,受害率可達20%-30%,果實套袋及化學藥劑皆無法有效防治吸果夜蛾;旋轉式避蛾燈利用特殊波長黃光(550-660nm)光源對危害果實成熟期之吸果夜蛾具有驅避效果,於4棵成熟果樹中央地面架設1盞避蛾燈,或沿吸果夜蛾入侵方向採帶狀光柵佈建,可有效防止其入侵果園;該研發榮獲「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金牌獎」,並已完成吸果夜蛾田間驗證,除應用於水蜜桃,亦可用於番石榴及獼猴桃(奇異果)等果樹。「吸入式捕蟲燈」利用昆蟲對特殊波長(360-430nm)具有趨光特性,每0.1公頃設置1-2盞捕蟲燈,於夜間點燈搭配吸入式風扇將害蟲誘集於網袋中,有效捕殺田間趨光性害蟲,降低化學農藥防治次數。

桃園場針對害蟲習性及行為,開發物理阻隔、燈光驅避及燈光誘捕等一系列物理防治資材,有效降低害蟲數量,從專利取得、參與發明競賽到田間實地確效,進行技術移轉商品化落地應用,將創新物理防治技術整合擴散於設施蔬菜、水蜜桃、綠竹等多種作物場域,保障農民收益與化學農藥減量,達到友善環境、永續發展之安全農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