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1大埔篇 藝術裝置呈現過往地景風貌

2022-10-27 17:43

? 人氣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1,透過藝術裝置呈現過往地景風貌。(圖/嘉義縣政府文觀局提供)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1,透過藝術裝置呈現過往地景風貌。(圖/嘉義縣政府文觀局提供)

2022水鄉藝術行動從曾文溪流域—大埔鄉出發,藉由地理「流域」概念探勘、系譜出流域所經臨的土地、環境與人文特色,召集藝術家以田調水體影像、竹材藝術裝置、水分子編織舞台與水庫淤泥野燒等不同媒材呈現方式,結合藝術與在地社區,共同創作5件藝術裝置與舉辦6場次社區共創藝術工作坊。

翁章梁26日前往大埔感受藝術行動紮根成果,會同立委陳明文、大埔鄉長吳明勲,由藝術家林純用導覽,蔡咅璟、黃文淵陪同,首先於大埔交通樞紐上的電視牆,以陳伯義的《2021曾文大旱》開啟序幕,隨後觀賞《蛻變》、《水分子II》、《地質紀念碑》、《山麻雀之歌》等藝術品。

林純用介紹,2021年的大旱讓台灣最大的曾文水庫蓄水率來到3%,從白馬亭遠眺大埔,時光彷彿倒回半世紀前,大埔溪蜿蜒於大凍山群峰下,澐密公路串起紅花園、茄苳腳、舊大埔庄與牛舌埔,如今大草原取代了水田與房舍,所見的是大埔盆地的乾旱地景,在一切都迅速更迭的現代,水庫周遭過去的地景風貌或許早已被人遺忘,引發藝術家創作契機。

來到湖濱公園,共有四件藝術品坐落在此,藝術家安君實(拔舒浪・魯魯安 Pasulange Druluan)以大埔盛產的竹子配合竹編技法,搭建出試圖傳遞環境友善理念的地景裝置《蛻變》。而黃文淵使用大埔盛產的竹子,用竹編技法製作的《水分子II》,以曾文水庫所盛載的水分子主體作為原初結構,藉水分子的連結構成流動形態。

陳伯義的另一作品《地質紀念碑》,是將曾文溪上游的攔砂壩視為自然與人為共築的大型雕塑,切鑿的混凝土塊面是水經年累月的雕琢,枯水期的溶解,豐水期的摩擦,是時間與氣候的共同完成的作品。相傳鄒人的土地之神,阿給・瑪梅有伊(ak'emameoi)創造大地並掌管土地溪流,祂用水把不屬於大地的攔砂壩給消融,與自然融為一體,透過陳伯義展出的《2021曾文大旱》、《地質紀念碑》再現,觀者能親透過由攝影裝置呈現的今昔對照,遙想歷史在嘉義水鄉流動的痕跡。蔡咅璟創作的《山麻雀之歌》,使用曾文水庫的淤泥燒製成人工巢,一半留在城市裡的空間展出,另一半則掛回曾文水庫供山麻雀使用,尋求人類與動物共享大自然的可能。

「2022水鄉藝術行動—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1大埔篇」,從10月15日至11月6日止,展覽地點在大埔鄉地區,多件裝置藝術作品與社區共創工作坊,將流域共同體的精神推廣至大眾面前,更多活動資訊請見臉書粉絲專頁,嘉義縣未來5年內將輪庄18鄉鎮市舉辦鄉村藝術行動,讓藝術日常在各地生活盛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