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菜自己種 嘉市推「食農教育」舉辦農場參訪研習

2016-04-27 10:50

? 人氣

自己的菜自己種 嘉市推「食農教育」舉辦農場參訪研習

自己的菜自己種 嘉市推「食農教育」舉辦農場參訪研習

記者張朝福/嘉義報導
自己吃的菜,自己種!嘉義市政府推動「食農教育」,各校紛紛推出菜園,讓學生體驗種菜、學當小小農夫。為解決部分校園空間不足困境,提供更多栽種選擇,市府26日舉辦生態農場參訪研習。市長涂醒哲、副市長侯崇文、家長協會理事長陳俊男及各校校長、幼兒園園長、家長會長等,前往竹崎鄉綠寶生態農場,了解生態農業新式立體種植概念,參觀立體植作技術與設備運作情形。
涂醒哲表示,立體菜園使用生態工法,避免泥土、水、落塵等污染,蔬菜一層層種植,提升產量又減少空間浪費,適合空間較小的學校。層層疊高,最高可到16層,每層還能種植不同類型蔬果,讓學童認識不同作物生長歷程,培養安全健康食材概念,富有教育意義。
圖說:立體植作、食栽有讚 生態農場參訪研習
涂醒哲強調,不只立體種植,自然農法耕種、土壤改良、有機肥料等都是食農教育一環,希望引進更多新式植栽技術,提供各校參考選擇,讓孩子從小親近土地、認識食物本質,建立「吃在地、吃當季、吃安心、顧農民、顧環境」正確飲食態度。而立體種植讓綠油油的青菜分樓層住、生長,無需彎腰栽種,運用盆栽概念堆疊,社區長輩也能安心參與、體驗種植樂趣,值得推廣。
研習活動由涂醒哲主持,邀請生態農場負責人林辰宇、副總經理陳勝為講述「生態農業新作為─立體植作」、「立體植作技術與設備運作情形」,並實際前往立體菜園參觀。綠意盎然的蔬菜不受風災影響,不到10坪空間,就能種上近百柱菜,相當符合現代需要。
教育處感謝各校及家長會支持,讓食農教育在各國中小校園扎根,部分學校推動有成,極富特色,如興安國小「好食農場」以自然無毒農法方式種植蔬菜,配合課程進行教學。期盼更多孩子在校園中親近土地,作小小食安守護者,進而影響家庭,讓更多民眾體會食安重要性。
本文經轉授權自台灣好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