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鄭宜農是男的會怎樣?一個出櫃告白,戳痛了鄉民交不到女朋友的最深恐懼

2016-01-06 11:11

? 人氣

作為一個時常不被選擇且通常沒什麼權力的人,我能夠理解這樣的恐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是害怕自己成為蕭博駿,而是害怕自己永遠都只能夠是蕭博駿。

害怕自己即使如同陳志偉等到三十歲,可能女主角也不會發現自己的心意。

害怕自己的愛被視如敝屣,害怕自己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得到愛,害怕自己如此的卑微渺小,最後永遠都不是可以選擇人的那一個,害怕在情感可以流動的世界裡,自己也永遠都只是河流裡的枯枝落葉,而不是那條河流,只能夠更巴結、更卑微的去面對所愛的人。

我當然不是說恐懼就代表可以傷人,或是把別人的私事當成談資來嘲弄,但我覺得不能否定這樣的恐懼或是就當作這個恐懼只是對於多元性別的不友善帶過,我們應該要正視這個不被選擇、沒有能力流動的人的恐懼。因為,多元情慾、多元性別不是這樣,因不被選擇而難過、想要獨占、渴望專一也是一種應該被尊重的情慾,我們的重點應該是沒有哪一種情慾、戀愛、親密關係模式比較好,無論是專一的複雜的單純的多元的淫亂的多P的⋯⋯都一樣,問題從來都是權力,是哪一種關係獨占了合法的權力,是哪一群人獨占了能夠決定關係型態權力。

其實,在華人社會中多元性關係一直都存在,台灣資產階級的男性從來都不被要求一夫一妻,王永慶、宣明智或竹北那個「1屋4妻住8層大豪宅」一直都是美談,也曾未看過護家盟還是信心希望聯盟去他們家門口抗議傳統家庭之淪喪。只是這個許可只存在於某群人身上,而且那群人無論多麼的多元,甚至是剝削他人性、生育與勞動的「多元」都可以被原諒、被認為是風流、被鼓勵。

因為他們可以。

有人問如果今天鄭宜農是男的會怎樣。

這個討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是性別也不只是性別,因為我也可以問如果鄭宜農是新移民女性,大家評價會一樣嘛?或如果我說宣明智、王永慶是女的,大家的評價會一樣嘛?如果宣明智、王永慶很窮,大家的評價會一樣嘛⋯⋯?

enno03.jpg
鄭宜農與楊大正(圖片來源:鄭宜農粉絲專頁)

無論是情慾流動或是多元性關係,關係的參與者因其性別階級或族群的身分,所承受到壓力,要負擔的成本從來都不同,評價也永遠不會一樣,因為這是並不是一個平等的社會。而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能否有流動的情慾或多元的性關係,也同時取決於這些背景,一個每日工時十二小時薪水又只有22K的人,或許連擁有情慾都是奢侈,更何談流動。很多時候問題不只在親密關係跟情慾的想像「不夠」多元,「不夠」流動,而是「無法」多元,「無法」流動,那怎麼辦呢?

我們既不能把這些結構上的問題推到個人的關係中調整,例如不能為了解決「男女同工不同酬」就鼓勵「男朋友對女朋友好一點」,也不可能等到一切都平等的,才開始談戀愛。

所以我們必須關注到鄉民的恐懼,那樣的恐懼不是他們的錯,也不是他們的無知,我們應該要思考如何消除這個恐懼,如何讓憤怒的鄉民理解,正是現行體制中只承認異性戀一對一關係、既得利益者對於他人性與情慾的剝削與限制、主流媒體中對於男性追求女性矜持男往下娶女往上嫁的再現與想像,讓他們在戀愛中如此痛苦、如此恐懼。

於此,我們才可以說希望改變現況的女性主義者、性別運動者、多元成家法案推動者等,是同樣在這個體制下痛苦的鄉民們的戰友,而非戰犯。

註:當然我知道這並不能代表所有鄉民,也不是說批踢踢、網路上的男性皆如此,只是為了方便討論,給一個統一的稱謂,暫時用全體來替代部分。

文/蔡宜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文標題:楊大正戳中了什麼? ──情慾的流與不流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