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霍格華茲要多少錢?從魔法學院到星際大戰,他的文章連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都盛讚!

2015-11-09 14:10

? 人氣

人們對星戰電影產生的盼望程度,在整個歷史上沒有幾部電影做得到。

這齣遍及全球的即興劇最新個案研究是「白宮死星請願事件」。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2012年1月,英格蘭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一個學生在看《絕地大反攻》時,突然對殲星艦有個疑問。《星際大戰》原作三部曲每一部一開頭都會出現這些隸屬於銀河帝國的流線型三角戰艦,大部分人看到這些戰艦出現於大銀幕都是發出「哇」的讚歎聲,但是夏恩.古德溫(Sean Goodwin)可不是,他腦袋裡想的是:建造這些戰艦要動用多少鋼鐵?地球上的鋼鐵蘊藏量足夠興建一艘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疑問不只是擱在腦袋裡。夏恩以前有個寄宿學校朋友人在美國,叫做安強.古塔(Anjan Gupta),出生於印度,就讀理海大學(LehighUniversity)經濟系,因為替班上寫一個經濟學部落格Centive而聲名大噪。推出第一年,Centive最大的獨家內幕是證明學校的歐式自助餐還比學校供應的食宿餐點便宜,這篇文章令行政當局相當苦惱,但贏得成千上百人讚賞。接著,安強看完《哈利波特》小說之後突然一時興起,決定計算念霍格華茲魔法學校(Hogwart)要花多少錢,這篇貼文像病毒般快速蔓延,還登上CNN和《史都華每日秀》(The Daily Show),點閱次數超過1000萬。

從此,這個部落格就難以安於大學等級,於是,安強網羅夏恩來幫忙寫更多古怪的流行文化經濟學文章。

夏恩的首發貼文〈要動用多少殭屍才能打敗歷史上最厲害的軍隊〉沒有引起多少興趣。或許殲星艦會好一點?又或者,《星際大戰》裡頭最厲害的作戰科技〈專門摧毀行星的死星〉如何?「既然要找不可能的事物,那就找荒謬到最極點的不可能事物」,夏恩笑著說。夏恩決定鎖定最初那艘死星,也就是俗稱的DS-1,這艘死星的尺寸比《絕地大反攻》那艘華而不實、建造一半但已上線的死星容易計算。到谷歌搜尋一下,他馬上就從「武技百科」網站(Wookieepedia)找到DS-1 的直徑:160 公里,大約是月球的十分之一。

夏恩並沒有花幾個禮拜一一計算DS-1 有多少地板、飛機棚、電梯、通風井、垃圾輾壓場(死忠粉絲可能會這麼做),而只是假設DS-1 的鋼鐵分布大致與航空母艦相當,因為「兩者基本上都是漂浮的武器平台」。所以,夏恩只需要取得一艘平均尺寸航空母艦的鋼鐵用量,再計算死星可以容納多少艘航空母艦。短短一個小時後,他就得到答案:死星的鋼鐵含量為1000兆公噸。

夏恩發現,地心的鐵蘊藏可以製造200萬艘死星還綽綽有餘,不過,假設你有辦法從地心將鐵抽取出來,製造成鋼,以目前的生產速度來看,要花833315 年。夏恩估計,「死星是可以建造出來的」這樣的文章大概引不起什麼興趣,不過他後來轉念一想:那麼要花多少錢建造呢?答案:光是鋼鐵就要花85萬2000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30倍。

他把答案寫在文章下方,用電子郵件寄給安強。安強愛死這個金額,把它放在頭條。夏恩說:「我們輕鬆端坐著說『這個數字真的很大,這就夠引起大家的興趣了,只要放到網路上看看會發生什麼就行了。』」一開始,什麼都沒發生。第一天,只有幾百人看過文章,一人發言:「厲害!」第二天有人問:「我們什麼時候要動工?」第三天,有三人詢問所有電子設備動用的銅價值多少,一人說要提供一台獨輪手推車做為種子資金,還有一人依照這樣的規模估計人力需求:34兆個工作人員。不過,這篇文章並沒有像哈利波特那篇一樣大受歡迎,安強很難過,因為他跟夏恩說過死星這篇一定會轟動,當時夏恩的回應令人津津樂道:「我想不出有哪個世界不想知道這個。」

接著,有個高人氣的經濟學部落格「邊際革命」(Marginal Revolution)轉載這篇文章,引起讀者熱烈討論,另外還有一家澳洲報紙也刊登了文章,開始引起科技類部落格的注意。《富比士》雜誌(Forbes)還加進自己的分析,指出不能只計算地球的GDP,整個銀河的GDP 都要算進去;《瓊斯夫人》雜誌(Mother Jones)對鋼鐵的成本有不同的意見,認為比較接近全球GDP的130萬倍。到了六月,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甚至跟《連線》雜誌(Wired)談到建造一艘85萬2000兆美元的死星背後的財務概念。

Centive 的流量暴增,伺服器被灌爆當機,理海大學答應把這篇貼文轉到學校官網上。安強開始把筆電帶去上課,緊盯著電腦上一路攀升的點閱次數,完全沒聽到教授在講什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高寶出版《Star wars: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