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沉沒》中黯然下台!看日本「平民首相」田中角榮政壇起落史

2015-07-06 19:25

? 人氣

田中角榮(左3)與美國傳奇科學家Stanford Robert Ovshinsky合影,右1為田中政壇弟子小澤一郎。photo credit:wikimedia

田中角榮(左3)與美國傳奇科學家Stanford Robert Ovshinsky合影,右1為田中政壇弟子小澤一郎。photo credit:wikimedia

「我今天不是來跟記者報告的,我很討厭媒體,總是把我的話扭曲,我今天要直接向全國國民發表談話。」

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七日,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舉辦辭職記者會,現場擠滿了前來採訪的媒體記者,誰也沒想到,佐藤一開口會是這樣的內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記者們聽到這番話很不高興,當場揚言要離開。但佐藤榮作毫不退讓,拍了一下桌子說:「你們走吧!」

在場記者因此開始收拾行李,全數退席,以示抗議。剩下佐藤榮作一個人孤伶伶地在攝影機前,向全民發表他的辭職宣言。

佐藤榮作是日本戰後在位最久的首相,從一九六四年就任以來,前後經歷過四次選舉,總計擔任了七年又八個月的總理職務。在一個人的辭職記者會上,佐藤榮作細數自己一路以來參與的政績,並指責在野黨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地掀起政治惡鬥,令他無法忍受,因此決定下台一鞠躬,交棒給更有能力的人。

佐藤下台之後,他所屬的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掀起了一場接班人的競爭大戰。

戰後的日本政府採取所謂的「內閣制」,由國會中的最大黨負責執政,而執政黨的領袖,就是內閣首長、日本政府最高領導人。自民黨是當時的執政黨,如果能在自民黨內獲得支持,就可以登上總理大臣的寶座,掌握龐大的政府資源與國家機器。

佐藤在六月宣布辭職,繼任人選的選舉則在七月舉行。當時主要有四個候選人:三木武夫、田中角榮、大平正芳、福田赳夫,都是黨內的重量級人物,被合稱為「三角大福」。

佐藤榮作最心儀的接班人是福田赳夫,這兩個人在黨內屬於同一派系,算是利益共同體。可是沒想到,黨員的選舉結果出來,田中角榮竟然異軍突起,榮獲最高票,一舉登上自民黨總裁的寶座,也成為新的日本內閣首相。

田中角榮上台的時候,受到全國民眾的歡迎,支持度突破了六成。田中和日本的一般的政治人物很不一樣,他出身清寒,沒有顯赫的學歷,更不是出身政治世家,他很早就進入建設業工作,靠自己的力量闖出了一片天。

二十九歲那年,田中出馬參選中央民意代表,從民間踏入了政界。後來他進入內閣,也曾經擔任佐藤榮作的手下。五十四歲的他,在多年努力之後,成為日本政治圈的第一號人物,很多人對這位「平民首相」都寄予厚望。

田中對日本未來有著遠大的想像,他在競選自民黨總裁的期間,出版了一本《日本列島改造論》,在書中描繪出施政願景。根據這本書的說法,田中角榮最關心的問題,是日本的區域發展不均,人口過度集中於都市。出身鄉下地方的他,有著與其他政治菁英不同的眼光。

他提倡促進地方的產業發展,打造中型都市,以疏散擁擠的都會人口;同時打算建造連結全國的高速公路,並且擴展新幹線的數目──在田中執政的時候,日本全國只有兩條通車的新幹線。田中還宣示,要延續高度成長時代的成果,讓日本的經濟成長率維持在兩位數。

有著這本《列島改造論》作為指引,田中上台之後,積極地推動建設,成為行動派的內閣。

田中角榮不只在內政上大刀闊斧,在外交上也大膽地採取了新的方針。

田中獲選為首相的幾個月前,美國總統尼克森出乎預料,突然訪問北京。這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元首第一次造訪共產中國,由於事先並未對外宣布,全世界都對這次訪問大感驚訝,稱之為「尼克森震撼(Nixon Shock)。」

當然,最受震撼的還是海峽對岸的臺灣,美國雖然尚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但是情勢的變化已經相當清楚。

田中上台之後,跟隨著尼克森的腳步,派出了外交部長,前往中華人民共和國洽談建交的事宜。緊接著,田中角榮親自造訪中國,不但見了毛澤東,同時也發表聲明,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這也意味著日本與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斷交。

田中的舉動,不但讓臺灣的政府大為氣憤,也引發日本國內親臺人士的不滿,他們批評田中的舉動,甚至要求撤回決定。只是大局已定,無力回天,中日建交的腳步隨著田中的規劃前進,日台之間則失去了官方的交誼。

乍看之下,田中角榮帶領著一個有理想、有作為的政府,只是這個日本大改造計畫推行沒多久,問題就一一浮現。比如說,田中想要縮短城鄉差距的理想或許美好,但他的政策一宣布,被點名開發的地區地價立刻開始飆漲。結果,投機的財團從中獲利,一般人民卻得承擔苦果。

不巧的是,田中上台的隔一年,國際間便爆發石油危機。生產石油的中東國家,因為戰爭而停止石油的出口,讓國際石油價格急速攀升。日本百分之九十九的石油都仰賴外國輸入,自然首當其衝。

油價一漲,電價還有各種民生必需品也立刻跟著漲價,就連衛生紙的價格都一口氣翻漲數倍,各地的大賣場之內,甚至出現為了搶購而相互推擠的混亂場景。一場意外的石油危機,為民眾的生活帶來直接的衝擊,也讓日本的高度經濟成長時期劃下了句點。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石油危機的當下,日本的財政大臣因為積勞成疾,突然逝世,讓田中頓失左右手。接替上任的,是當年曾與田中角逐首相大位的福田赳夫。福田並不支持田中四處投資開發的方針,反倒是採取了保守的經濟政策,田中的列島改造計畫,只好暫時擱置。

由於混亂的經濟狀態,田中此時的聲望已經連連下墜,支持度跌到只剩百分之二十。民眾不但對政府感到失望,更對未來感到悲觀。

就在這個時候,科幻小說家小松左京出版了一部名為《日本沉沒》的作品,書中描述日本遭到地震襲擊、火山爆發的末日場景。或許是擊中了民眾不安的心理,這部作品成為了當年最暢銷之作,宛如對於日本未來命運的預言。

不過,如果只是經濟衰退,還不足以擊垮田中角榮,真正讓田中政權「沉沒」的,是接連爆發出來的醜聞。

當時一位記者立花隆,在雜誌發表名為〈田中角榮研究──其金脈與人脈〉的調查報導,人們才知道,原來民間出身的田中角榮,背後的政商關係錯綜複雜,問題重重。這給已經失去民心的田中角榮,帶來致命的一擊。

在眾人圍勦下,田中只好匆匆宣布辭職下台,他改造日本的夢想,到此也告一段落。不過,田中並沒有打算放掉手中的權力,他只是暫時退居幕後,繼續操弄著黨內的派系鬥爭,並且隨時準備東山再起。

田中下台兩年後,日本政界爆發了名為「洛克希德事件」的醜聞案,案件的主角是美國飛機製造商洛克希德公司。有人揭發這家公司,為了做生意,曾經賄賂過日本的政壇人士,而身為首相的田中角榮,也赫然在收取賄賂之列。日本的司法部門展開調查,最後認定田中角榮確實做了違法之事,因此將他起訴。

遭到逮捕和判刑的田中角榮,在媒體上不斷喊冤,強調自己的清白,可是他的聲望已經跌到了最谷底。

平民首相傳說,最後以醜聞收場,摧毀的不只是田中個人名譽,還有日本民眾對於政治的信心。密室政治、政商勾結,這些為人詬病的問題,早已存在日本政壇多年,田中角榮的事件,只是讓這些問題浮現出檯面。

在這些表象背後的癥結,是日本長期的一黨專政。田中角榮所屬的自民黨(自由民主黨),在一九五五年由原本的「自由黨」和「民主黨」結合而成。他們結合的原因,是為了對抗當時聲勢正旺,以支持勞工、農民與弱勢為主張的「社會黨」。

和社會黨相比,自民黨被認為是個保守的政黨,以經濟穩定為號召,與社會改革保持距離。另外,社會黨一直對共產世界態度友善,自民黨則正好相反,傾向與美國攜手合作。

自民黨在誕生之後,便成為日本政壇的多數,從此掌握著政權,從來沒有遭受過嚴重的挑戰。相對地,作為反對黨的社會黨,卻是因為內部意見不同,一路分裂,結果力量分散,對自民黨更無法形成威脅。從一九五五年起,日本就處於這樣一黨獨大的政治結構中,被政治學者稱之為「五五年體制」。自民黨保守的政治主張,也從那時開始,一直籠罩著日本社會。

一黨專政的好處,是可以在不擔心選舉結果的情況下,規劃出長期政策。只要自民黨做得不算太糟,他們可以隨時打出「安定」的招牌,吸引支持者。還有,自民黨內部的不同派系,也讓他們的執政保持了彈性。換句話說,要是黨內任何一派遭到選民唾棄,其他派系仍然可以出面接手。

不過,從選民的角度而言,不管怎麼投票,結果總是同一群人,民主好像是個沒有實質的空殼。更嚴重的是,長期一黨專政,讓政治人物沒有顧忌,為所欲為,最後自然日益腐化。田中角榮的醜聞,也可以說是在這種結構下產生。

田中的醜聞,動搖了保守的日本政壇。在那之後,儘管自民黨依舊穩坐日本最大黨的位子,但持續走低的支持度,讓他們不得不開始與其他小黨攜手合作。可是,這樣的選擇為自民黨的執政增添了許多變數,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必須與外人妥協,不再什麼事都能獨自決定。

在那之後,日本的政治脫離了原本過度穩定的狀態。田中之後的許多首相,都在位子上坐沒有多久,便匆匆下台一鞠躬。不安的氣氛,從此著籠罩著日本的政壇。

【作者簡介】涂豐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現為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候選人。本文經授權摘自平安文化出版《大人的日本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