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後山上,青年童年時的「鬼屋」,居然成為基隆歷史古蹟⋯這群「想回家」的人是最大推手!

2018-10-14 10:30

? 人氣

梓桑文化祭的確使青年返鄉提供動機,但青年返鄉的下一步呢?這是我更關心的問題,也有一點看法提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一,調整梓桑文化祭的範圍與目標群

梓桑文化祭我會去參加,但平心而論,會來參加者原本就是對基隆有愛之人,並未達到大幅吸引外地觀光客的外溢效果。在大台北仍有許多古厝的競逐下,許梓桑古厝的斑駁建築及較小幅員也難成特色,文化市集也僅聚焦在其下的里民大會堂等走廊,不如擴大到鄰近視野更佳的基隆三山國王廟太乙宮之平台,甚至與廟口夜市共生共榮,打造成一組完整的觀光行程,讓青年更有機會獲得合理的待遇,更心甘情願地返鄉發展。

其二,建立青年版的「基隆有限公司」

青年的青春可以揮灑,創作出屬於自身的獨特產品,但過多的小品牌在市場上難以競爭且利潤微薄,文創市集更已過度氾濫。須破除人人創業當老闆的觀念,整個基隆的年輕人最好能集結,就只專注做一件事、販售精緻的同類型商品。不過我個人不是很建議,從事仰賴大海恩賜的野生水產品銷售,因其的確簡而易顯又結合基隆港灣,但最終必定有過度捕撈導致沒落的問題。

其三,國際化的青年新港市

基隆的物價很有趣,由於太靠台北,有台北客與基隆通勤族,導致物價日益「台北化」,但基隆的薪資水準卻沒因此水漲船高,加深基隆青年返鄉難度。而基隆近年的郵輪港成果逐漸浮現,但我長期觀察,許多外籍遊客都直奔台北而去,在地小旅行的貢獻有限,而有限的原因首在語言,必有許多外語流利的基隆青年足堪大任,透過他們形成種子教師,使國際化的交通工具、指標與外籍人士隨口能問路的友善行人,搭配純粹繁體中文的招牌與地景,形成絕妙反差,再透過網路部落客的口碑行銷,讓基隆之美,屬於雨的浪漫都無遠弗屆地傳播出去。更重要的是外籍人士的消費力較高,足堪吸引有志青年投入,形成良性循環。

行政院既訂下目標,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青年返鄉與地方創生聯繫極深,如正濱繽紛漁港網紅式拍照景點基隆需要,文化底蘊強烈的在地旅行同樣可行。更重要的是,這裡是我們的家,所有的基隆青年都希望家鄉更好!

最後不忘宣傳一下,大家到基隆廟口夜市覓食,大快朵頤後,也不忘多走幾步路,上山至基隆三山國王廟太乙宮參香、走訪古蹟「許梓桑古厝」,並眺望光彩奪目的基隆夜景。

作者介紹|紹沖

2009年已投資緬甸東枝地區,2016年加碼投資緬甸。曾赴緬甸仰光、奈比多(首都)、蒲甘、東枝實地考察基礎建設、房地產等。刻正學習緬文。

原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從掃垃圾到「梓桑文化祭」:看基隆青年的迢迢歸鄉路)
責任編輯/陳秉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