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凡觀點:臺灣真的越來越危險嗎?

2024-05-20 13:56

? 人氣

520就職典禮,總統賴清德(前中)、副總統蕭美琴(前右)宣誓就職後,與前總統蔡英文(前左)一同登台。(顏麟宇攝)

520就職典禮,總統賴清德(前中)、副總統蕭美琴(前右)宣誓就職後,與前總統蔡英文(前左)一同登台。(顏麟宇攝)

在當今的國際政治舞台上,臺灣無疑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這個位於東亞的島國,不僅因其先進技術和強勁經濟表現而受到全球矚目,其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亦使其頻頻成為國際新聞的主角。近年來,儘管臺灣面對來自中國的壓力和挑戰,其國際地位和內部發展卻顯示出一種特殊的韌性和活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臺灣在今年最新 2024 年德國 BTI(變革指數)評估中獲得了 9.51 分的高分,目前位居全球第二。這反映了臺灣在政治和經濟變革中的卓越表現。BTI 指數評估各國的治理質量,包括政治參與、穩定性、經濟管理等方面,高分意味著該國在這些領域表現出色。2016 年到 2024 年,排名雖從當時首位下降一名,整體表現尚稱相當平穩!

隨著 520 新總統就職日的到來,臺灣股市的強勁表現格外引人注目,從而展現了其經濟的活力。就台股報酬指數而言,從 2016 年 5 月 20 日的 12,871.97 點上升至 2024 年 5 月 17 日的 45,976.31 點,年化報酬率達到驚人的 17% 以上,這一成長速度不僅超越了通膨率,也大幅超過了房價上漲速度。這一顯著的股市成績反映了臺灣經濟的強勁成長,和投資者對於臺灣市場的積極評價。

地緣政治的挑戰與韌性

臺灣的地緣政治環境一直複雜且充滿挑戰。作為一個未獲普遍國際承認的政治實體(Political Entity),臺灣與中國的關係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臺灣則追求更大的國際空間和自主權。這種緊張局勢不僅影響了臺灣的外交政策,也為其國內政策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然而,臺灣展現出了極大的韌性。透過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強化與主要國家的雙邊關係,以及提升自身的防衛能力,臺灣努力維護其主權和安全。此外,臺灣民主體制的穩健也為其政治環境增添了一層保護,使其能夠有效應對外部壓力。

經濟動力與創新領先

在經濟方面,臺灣是全球重要的高科技製造中心。尤其是在半導體產業,臺灣不僅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有關鍵地位,其產品也是全球科技創新和消費電子產業的基石。臺灣的半導體巨頭,如臺積電,不僅技術領先,更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對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此外,臺灣也在積極推動綠色能源的發展,試圖減少對傳統製造業的依賴。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不僅有助於經濟的多元化,也提升了臺灣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臺灣代表隊在 Kidwind 世界賽中勇奪兩項殊榮!「最佳風機設計獎」與「評審獎」皆被臺灣隊拿下。

2024年臺灣代表隊在Kidwind世界賽中獲得「最佳風機設計獎」與「評審獎」。(照片來源:廣天國際有限公司)
2024年臺灣代表隊在Kidwind世界賽中獲得「最佳風機設計獎」與「評審獎」。(照片來源:廣天國際有限公司)

人口淨流入的現象

在面對地緣政治的壓力與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臺灣仍然維持著人口淨流入的現象,這部分反映了臺灣社會的高度穩定與生活品質。吸引人才和勞工的政策,以及教育和醫療資源的優質,都是促使人口持續流入的重要因素。

根據 2024 年的最新估計數據,來自 CIA World Factbook 的報告顯示,臺灣目前是一個人口淨流入(Net Migration)國家,每萬人中有 1.1 的淨移入人口。這一數據表明,即便在地緣政治可能帶來的不穩定性面前,臺灣仍成功吸引了新的居民(超過移出人口),顯示出其社會的吸引力和穩定性在持續增強。

結論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臺灣通過其內在的經濟動力、創新能力和積極的國際參與,展現出了不同尋常的韌性和活力。臺灣的例子證明,即使在全球政治環境中處於複雜的位置,一個國家仍然可以通過內部的力量和外部的戰略布局,維護其穩定與繁榮。對於臺灣來說,繼續堅持其核心價值和戰略智慧是未來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臺灣的現狀並不簡單地概括為「危險」,而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會的動態平衡。這種平衡在未來仍將是臺灣持續發展和國際交流的基礎。面對這樣的上升黃金時期,臺灣不僅證明了其國家運作的效能,也展示了應對國際壓力和內部挑戰的能力。在臺灣政權即將交接之際,筆者回顧過去八年臺灣所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平心而論,他們確實值得我們給予掌聲與鼓勵!


*作者季凡為 APcore Global Education 創辦人、財經 Podcast「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主持人。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季凡,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