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股債平衡,股票、債券比例要怎麼抓?一條公式找出安全比重:關鍵在年齡

2024-05-20 09:40

? 人氣

想要股債平衡,股票、債券比例要怎麼抓?(圖/郭家宏)

想要股債平衡,股票、債券比例要怎麼抓?(圖/郭家宏)

股債比中的「股票」報酬率比較具有爆發力,如果公司獲利衝高,股價因而上漲,投資人也會獲得比較高的報酬率。但股票漲跌通常比較劇烈,波動度及風險也比較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債券」有固定配息,價格會隨著利率漲跌而有起伏,但價格波動度跟股票相比,還是小一點,比較像是防守型的投資商品。在經濟景氣循環中,在不同階段,股票與債券價格會有不同的變化。

例如:景氣繁榮的時候,股票報酬率會好一些。而債券在這時候可能因為利率上漲而價格下跌。但若景氣不好的時候,股票報酬率會比較差,但債券價格則因為利率下滑而上升。

不過,要精準預測景氣好壞並不容易,如果我們想要追求穩定的投資報酬,就必須同時將兩種金融商品列入投資名單。只是股票跟債券該怎麼配置呢?我會建議依照每個人不同需求來區分。

有個最簡單的算法是:

「將100減去你的年齡 = 股票配置比例。相對的,年齡 = 債券配置比例。」

這樣推論是有根據的,因為年紀越大,通常累積的資產金額也越高,而且距離退休時間也越近。這時候需要以「守成」為主,債券配置比例就需要拉高。

延伸閱讀:年過45歲,該如何資產配置?選擇股債平衡穩健標的,65歲退休資產可翻3.2倍

若24歲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依照這個公式算下來,建議配置76%的資金在股票上(100-24=76),24%則分配到債券。

通常社會新鮮人即使有存到錢,金額也不多,而且他們距離退休還很久,是可以投資比較多的比例在高報酬但波動度可能比較高的商品,若加上長時間複利的效果,將有機會為自己賺取翻倍的財富。

所以,不同年紀確實有不同需求、不同理財的目的(子女教育基金、買房、結婚基金等等)也會有不同的調整,還有每個人承擔風險的限度不同等等,這些都是在決定股債比時的重要考量。

所以每一個人的最佳股債比都不一樣,還是先了解自己的狀況再來慢慢調整。

我如何找到我的股債比?

每個人適合的股債比都不一樣,其實我現階段也在尋找並調整適合自己的股債比。在一開始的時候,我會用以下的方式來設定自己的股債比:

假設我的目標是10年後退休,而在退休前我希望資產可以翻倍,意思是10年的報酬率100%,這樣反推我的年化報酬必須為:7.2%((1+7.2%)的10次方大約等於200%)

接著我會去觀察債券的年化報酬率大概是多少?假設是3%。股票報酬率假設是10%。

再用以下方式求出股債比:

X + Y = 1 (X 是債券比例,Y 是股票比例)

3% × X + 10% × Y = 7.2%

這樣解出來是 X = 0.4,Y = 0.6

依照這樣推理,我會先設定債券40%,股票60%。然後再去從眾多債券與股票商品中,找到我覺得適合的投資標的。或許你會好奇「為什麼不將100%投資在股票,然後找到7.2%報酬的股票就好?」雖然也可以這麼操作,但為了讓投資組合波動小一點,我還是希望把債券納進來。

當然這並不是完美的作法,而報酬率也是依照最近市場狀況所做的假設。但對我來說,至少可以有個開始,等實行一陣子之後,再來看怎麼調整。

股債配置好之後,也要定期檢視並且再平衡。假設經過1年之後,股票上漲20%,而債券上漲3% 的話,這時候股票比例就變高了,需要賣掉些股票,並且增加債券部位,才可以重新回到4比6的平衡。

作者介紹:郭雅芸(辣媽Shania)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系大學部與碩士班,主修財務工程。曾任元大證券副理、荷蘭銀行協理、蘇格蘭皇家銀行協理與澳盛銀行董事,於金融機構服務近14年。

業務涵蓋公司債發行、利率衍生性商品與結構型債券訂價、金融資產證券化、台幣外幣債券、外匯選擇權,其中更專精於固定收益商品的研發與銷售(各類債券相關)。

於2014年為了實現明星夢,而離開金融業。用心耕耘自媒體領域,目前Facebook粉絲人數破37萬人追蹤,YouTube超過17萬人訂閱,已經出版11本暢銷書,包含烘焙、料理食譜與心靈勵志類文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存債致富:每月3000元,輕鬆投資債券抗通膨,穩穩賺,資產不縮水》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